“如果把科龙比喻成一个病人,我们接手时企业已经下了‘病危通知’。”这是海信集团副总裁汤业国接手科龙时说过的一句话。2005年,科龙碰到了它历史上的最大挫折,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而今,在海信入主7年后,科龙再次步入发展快车道,不仅还清近70亿元的债务,还发展成为产值近200亿元的家电龙头企业,近期还成功摘掉“ST”帽子,在资本市场重回正轨。
2005年巨亏36亿元,到2012年盈利7.18亿元,科龙实现连续4年盈利。在7年里实现净利润43亿元,这让人好奇海信究竟靠什么成就了科龙?
盘活资金让经营运转起来
2005年9月,海信与科龙签订销售代理协议接管科龙。时任海信空调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汤业国临危受命,担任科龙总裁。
汤业国首先面对的是巨大的资金缺口,他回忆说,“当时,企业上下游信任危机爆发,银行信用崩溃,资金链断裂,企业已经到了破产清算的边缘。”
海信刚接手科龙的时候,科龙的银行欠款是31亿元左右,其中很大部分用于购买土地和租用仓库;一边支付银行利息,一边负担成本。2005年年底,科龙仅在顺德本地的外租仓库就有54万平方米,年租金逾2500万元。
“科龙最缺的是资金,闲置就是浪费。”汤业国告诉记者,他和经营班子到科龙主抓的工作之一就是“清理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为了缓解现金压力,公司对部分闲置土地实行了出售,并清理了多余的外租仓库。为了提高广大干部对“加速资金周转”的认识,汤业国还主持开办“加速资金周转”培训班,要求所有副部长以上人员参加。同时,要求各经营单位全面清查资金占用的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加速资金周转”使科龙的经营获得显著成效。科龙电器财务报表显示,在海信入主前的2004年,公司的总资产是111.6亿元,而当年的销售额是79.23亿元;而海信收购后的第一年即2007年末的总资产是44.21亿元,而该年的销售额是88.22亿元。海信科龙经营班子用原来40%的资金,实现了比原来还大的收入,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实行改革打破集权管理
为从根本上革除老科龙的弊端,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科龙内部悄然开始。汤业国承认,阵痛在所难免。
“海信和科龙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都很重视技术研发、质量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双方在根本上没有文化理念冲突。”汤业国表示,但在体制上,海信一向重视计划和分权管理,而科龙当时实行的是集权式管理,层层报批的繁琐流程导致公司对市场的反应变得异常迟缓,同时也挫伤了员工积极性。因此,他首先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了调整和创新。
改革后,企业把权力、机制下放,明确了管理流程和责任,将薪酬与绩效挂钩,并精简机构,总部从17个部门减至12个,层级从6个减为3个。同时,海信还带来了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例如,以前,科龙销货数量是不分型号的一周一结,而现在则要求一天一结,分型号天天上报,及时分析,及时点评,有奖有罚。对于松散惯了的老员工,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但随着考核绩效带来的薪酬提高,他们意见渐渐少了。
为企业植入“稳健”基因
“海信收购科龙当年就实现净利润0.42亿元,2007年成功资本市场‘去星’。2010年重大资产重组后,海信科龙获得海信集团白色家电资产注入,净资产一举由负转正,到今天,科龙不仅还清了以前所有拖欠的债务,而且实现了持续盈利。”海信科龙现任总裁任立人对此表示,海信收购科龙归功于当时政府全力支持,企业扭转局面则依赖于海信在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对科龙全力以赴的投入。
在励精图治的同时,海信也将“稳健经营”的基因植入科龙。任立人介绍说,公司这几年一直坚持“健康比利润更重要,利润比速度更重要”的海信经营理念,着眼长远打牢基础。
回忆7年前刚进科龙的情形,汤业国感慨地表示,“当年,科龙对银行、供应商的欠款高达70亿元,起诉、查封、断绝供货接踵而来。面对内外部的一切重压,我就像一个来自北方的船员,动荡、挤压,万条棕缆在手,哪一根都可能是影响船体稳定的关键。”幸运的是,经过7年励精图治,海信科龙已经彻底摆脱危机,恢复了生机。
说到现在的科龙和当年科龙最大的变化,汤业国表示,“经营越来越稳健,效益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稳定,科龙再也不会动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