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可小看的2个亿
本报记者 许 凌

“马兰花动漫广场”在宁夏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北角,广场上一块巨型屏幕十分引人注目。记者走进开发区内一家动漫公司,制作间里,30多个年轻人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

看着眼前的景象,记者不禁思考,谁都知道搞动漫并不容易,可如今银川的动漫产业不仅有产品、有品牌,而且也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那么,在西部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动漫产业到底发展得怎么样?

621亿与2个亿

穆晓峰,这位36岁的宁夏新科动漫产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给我们带来了答案,“近年,我国动漫产业也不断出台政策,‘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各省(市)的动漫产业发展纷纷跟进。2011年,全国动漫产业产值已经达到621.7亿元”。

在这么大的一块蛋糕里,银川占有多少份额?

穆晓峰说,“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4000万元,银川市动漫产业年产值接近2个亿”。见记者不吭声,他突然提高嗓门,“这个数字有点少得可怜是不是?不少了!拿宁夏2000亿的GDP和200亿财政收入这么个经济总量衡量,银川动漫产业可谓潜力巨大。关键是,目前在这个领域能成型地拥有一块蛋糕的,在西北还就属银川”。

优势与走弯路

银川动漫产业为什么会有如此发展?

“既有必然,也有偶然!”新科动漫公司的副经理柴静认为,“与其说银川起步早,不如说这里的政策好。2007年,‘长三角’地区1分钟动漫原创制作成本,政府补贴3000元,银川的补贴是700元或1500元。尽管单纯从金额上看要少一些,但对于银川来说,这是咬牙拿出来的。就凭这个,穆总经理带着我们10多个年轻人从北京、上海来到这里。到了银川我们才发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明显,动漫作品取材丰富。”

“虽然优势明显,我们还是走了弯路。”穆晓峰补充道,“做大动漫产业必须拥有原创产品、发展衍生品和节展经济等。可说是说,做着做着就走偏了。宁夏文化资源丰富,我们自2008年起,每年能推出三四部原创动漫作品,可是叫好不叫座。后来借鉴外省经验,经反思发现,症结就在过于追求量的突破,没有走精品路线,忽略了品牌发展。”

发展与三个转变

宁夏软件园管委会主任梁亚彬告诉记者,银川动漫产业长足发展,使得软件园建设有了核心基础,园区内现有企业53家,其中动漫企业12家。目前,园区以软件、动漫及服务外包为产业发展方向,并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2012年起,银川动漫产业开始向3个方向转变,即传统动漫公司向品牌动漫公司转变;从泛内容制作向专项文化制作转变;从动漫制作向高端影视特效制作转变。

“我们新科动漫公司已经走在前面。”工作人员介绍说,“2011年初,我们与宁夏电视台少儿频道合作推出《马兰花动漫广场》,主人公小哈家族形象深受欢迎。两年来,开发的‘小哈’清真快餐、文具用品等动漫衍生品在国内十分畅销。今年,公司以‘小哈家族’为品牌的动漫产业链将更加成熟。”

“这几年,宁夏影视文化也异军突起。宁夏电影制片厂组织拍摄的电影《画皮》、《画皮Ⅱ》创下国内票房新高。一些动漫公司已与电影制作公司签下上亿元影视特效制作大单。”梁亚彬说。

如今,银川的动漫产业正在以3大转变为基础形成3大模块,虽然总量不大,但前景十分可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