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中瑞自贸协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迈出了新步伐。这被视为中国应对全球贸易博弈、谋求话语权的又一努力,充分表明中国将继续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把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作为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
全球贸易牌面临重洗
当前,双边和多边区域性贸易安排方兴未艾,在很大程度上反衬出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的“现实无奈”:旨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久陷僵局,多边贸易体系建设步履维艰;一些发达经济体在克服危机、恢复增长的过程中虽口口声声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实际上却更多地倾向于采取保护主义;全球主要多边国际经济机制效率低下,国际经济治理呈现机制不足和领导力不够的“双重赤字”。在此背景下,“体制外”的区域性贸易安排便成为提振经济的重要出路。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了自贸区谈判步伐,以赢得在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更加主动的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区域主义潮流是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力量。新区域主义具有灵活、快捷、适合不同国家不同需求的特点,在推动全球自由化方面的作用基本上是积极的。尽管双边和多边区域性贸易安排存在着复杂、重叠的缺陷,可能造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分割,但区域性自贸安排也有助于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在静态方面,自贸区具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在动态方面,自贸区具有“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
正因如此,美国目前正在太平洋地区极力推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计划,新一轮谈判有望于7月开启。美欧已宣布在6月底前启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谈判,以期打造一个自贸、投资新平台。另外,欧盟和日本的自贸区谈判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针对美、欧、日三大主要经济体竞相谋划建立区域自贸安排的强劲势头,亚洲国家也不甘落后。去年11月柬埔寨东亚领导人峰会期间,东盟十国加上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同意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预定2015年底完成谈判。显而易见,以上任何一个自贸区如能按期谈妥建成,都将对全球贸易格局演化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加快经济区域化
作为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成员,对于任何主要的多边、双边或区域特别是涉及亚洲的自贸安排,中国都有着重大的利益。面对全球自贸区建设潮流,中国在加强对发达经济体自贸区跟进研究的同时,更要制定清晰的自贸区战略和规划并加快推进步伐。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多边、双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继续推进多双边经贸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自贸区建设成为中国顺应全球化、区域化潮流,以扩大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共赢的战略举措。
事实上,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便已起步。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中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自贸伙伴现已遍及亚太、拉美和欧洲。迄今为止,中国已与东盟十国、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冰岛等1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1个自贸协定。中国还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挪威、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以及韩国进行自贸区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由亚太16个国家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也已启动。近日,中国和印度又共同提出了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倡议。
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区域化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以周边经济体和重要的经贸伙伴为优先,伙伴国由周边国家向外不断扩展,由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向发达国家扩展;二是“从双边到多边”,在签订双边自贸协定的同时也在商谈涵盖更多国家的自贸协定;三是合作范围逐渐扩展,在降低关税的基础上,逐渐将投资、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环境、争端解决等诸多议题纳入谈判。
自由贸易惠及全世界
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对于支撑中国改革开放建设和深化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自贸区让中国与贸易伙伴贸易额快速增长,也带动国际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国际劳务合作发展。此外,自贸区还推动政治、人文等多领域的合作交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被认为是中国推进自贸区战略的示范和标志。当年一年间,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额达到29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中国一跃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实践证明,自贸区战略已成为中国融入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助推剂,自贸区战略的有效实施和不断深化,一方面使中国受世界影响而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另一方面,中国借助自贸区战略的实施,也不断影响世界进而为全球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展望未来,通过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将与自贸区伙伴共同获取新时期的“开放红利”,共同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共同分享更大的“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