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本报讯 记者郑明桥、通讯员高池报道:武汉市蔡甸区全力打造生态最美、环境最优、宜居宜业的新城区,实现可持续、有未来、充满活力的发展。

蔡甸是武汉市湖泊最多的区,沉湖、知音湖、莲花湖等40多个湖泊如碧玉一般镶嵌在全区,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丰富的山水资源,让蔡甸走出一条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之路。

突破性发展生态旅游业,是该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区的重要途径。依托天然湖泊景观资源,蔡甸区打造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开通东湖、西湖水系工程,形成百公里四季有花、两岸常绿的生态水系;推进以乡村体验、农产品采摘、乡土文化采风为特色的千户农家乐项目和千亩现代生态农业体验园;建设110公里后官湖水系滨水郊野绿道,具备湖泊修复、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旅游经济等四大功能。

构建“人水相亲、城水相依”的生态框架,建设宜居新城,是该区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依托山体、河流、湖泊、湿地、森林等生态要素,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城乡绿化美化从量的扩张向质的升级转变。

“全力建设绿城和水城,是为了让更多居民和外来建设者实实在在享受到蔡甸绿色发展的成果。”蔡甸区委书记谢宗孝说。据统计,近几年蔡甸区绿地率年增长5.1%,绿化覆盖率年增长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年增加4.6平方米。“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城相融”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增绿的同时该区致力于减排,实施城关产业“退二进三”战略,对化肥厂、水泥厂等十多家“城中厂”实现关停迁转。全区17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入驻工业园区。对45家企业实施了治污工程,支持78户重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增资扩产和新上项目。截至5月底,全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比上年同比削减5.12%和4.75%。

该区通过实施区内湖泊岸线治理,阻断污染直排,全区重点湖泊、河流水质全部恢复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

为让绿城更绿,水城更清,蔡甸区全面启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80%以上的街乡镇建成省级生态街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省市级生态村,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