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芜湖
无缝对接布局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张逸潇

5月底的安徽省芜湖市,位于市中心的新火车站枢纽东广场工程工地上,运输车往来穿梭,打桩机轰隆作响。类似的忙碌施工场景,在芜湖的主城区和郊县都能看到,在建的京福铁路、宁安城际铁路都从芜湖穿境而过,沿途雄姿初现的高架桥、从江畔向江心挺进的长江公铁大桥,正在成为这个城市里的亮丽风景线。

除了这两条在建铁路外,芜湖还在推进商合杭铁路和皖赣新建双线的前期工作,这4条新建铁路全部建成后,芜湖境内的铁路里程将从现在的260公里增至500多公里,与全国各大铁路枢纽节点城市连接,4小时车程半径覆盖20余个省会城市,真正进入“高铁时代”。以后,从芜湖乘火车到南京、上海、武汉、北京的时间将缩减成为半小时、2小时、3小时和4小时,显著提升芜湖的对外通达性,为增强城市的产业承载力、人气集聚力和区域辐射力提供基础支撑。

围绕“铁脉”的蜿蜒拓展,芜湖的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都和铁路建设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放大高铁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积极效应,激活县域经济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活力。芜湖围绕火车站枢纽规划布局现代物流或特色商圈,激活第三产业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