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办民办共解“入园难”
本报记者 韩秉志

公办幼儿园开足马力仍力有不逮,民办幼儿园强势崛起却有收费贵之嫌。究竟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进入6月,不只是孩子入小学的家长在奔忙,幼儿园也是一方战场。

新生儿数量不断攀升,学前教育体系因向市场化转型而产生巨大刚性缺口,供不应求使“入园难”成为困扰年轻父母的一大难题。究竟怎样才能真正缓解供需矛盾?让公办园和民办园在教育体系中形成有效互补,共同发力,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创造新增量

在学前教育市场化风潮中,民办园在政策的引领下迅速崛起,不断做大学前教育增量

2007年至2010年4年间,各地纷纷掀起了学前教育市场化风潮,把办幼儿园甩给市场,导致公办幼儿园数量下滑。虽然后来这一问题得到纠正,但毫无疑问,仅仅依靠数量有限的公办幼儿园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公办幼儿园迅速减少的2010年,被民办幼儿园称为“民办学前教育元年”。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把学前教育从基础教育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章,明确了学前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得益于政策引领,2011年,民办幼儿园强势崛起,当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16.68万所,比上年增加1.63万所,这其中民办幼儿园就达到了11.54万所。在总量增加的1.63万所中,有1.31万所为民办幼儿园所贡献。民办幼儿园的蓬勃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市场供需矛盾,同时也成为学前教育体系中一个新的服务增量。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程淮表示,观察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从两个方面考量,那就是社会需求和政策支持,二者综合来看,说明学前教育产业有着非常明朗的发展前景。由于公办园的生存与发展与财政投入紧紧挂钩,因而在当下,公办幼儿园的当务之急是保住存量。而民办幼儿园可以更多地借助市场手段,做大增量。只有二者共同努力,做好“量”的文章,入园难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缓解。

回归公益服务

无论公办民办都要学会在确保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借用市场的力量,否则可能会在生存或利益中沦陷

尽管民办幼儿园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婴幼儿入园难的困境,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民办园都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公办园也有自身的问题,隐性收费高是公众质疑的焦点。

程淮明确表示,对于公办园,关键的是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以规范确保公益性质不动摇。民办园以自负盈亏为主,生存压力较大。但确保生存与持续盈利的前提是必须秉承公益服务的态度。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民办幼儿园走上了歧路,如何鼓励他们回归公益服务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正视的难题。他认为,所有幼儿园都要学会在确保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借用市场的力量,否则必会在生存或利益中沦陷。民办幼儿园尤其如此。

为此,2012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

在这一点上,民间投资最为发达的浙江省再次走在了前面。近年来,浙江省率先探索教育投融资体制,民间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收购、兼并等多种渠道投资民办学前教育。同时,相关部门出台措施,鼓励民办幼儿园创优创强,提高民办幼儿园师资水平,对符合标准、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分别有不等的奖励。

形成发展合力

同样的市场蛋糕,不同的消费需求,二者要形成合力,不能一股脑儿地抢市场,而需要以不同的定位共享市场,寻求差异化发展

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如果从分享市场的角度来看,似乎更像竞争对手,然而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却更应该形成合力。

程淮说,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应当明确自身的不同定位。尽管目前幼儿园从总量上仍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市场的总体需求,但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在很多一二线城市,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如果大家一股脑儿地冲进市场,抢夺资源,必然会导致内耗,影响整个行业的有序竞争。从长远来看,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二者就必须区别定位,学会共享市场。

目前来看,公办园普遍收费较低,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具有优势,应当发挥其优势,更多地致力于提供均等化、普惠性的公共服务的探索,保证基本的民生需求。而民办幼儿园则要走普惠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道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蔡剑峰则从质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蔡剑峰认为,目前大量的资源正在涌入学前教育领域,相对大学、中学、小学等阶段的教育资源积累和分配,学前教育的完善空间还很大,不断有新的命题产生。正因为公办园在财政保证、师资力量方面都有优势,才应当更加重视质量的提升,并带动整个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大环境的提升继而将带动民办幼儿园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竞争。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民办幼儿园发展时间短,办园能力参差不齐,更应抓住现有的政策机遇,与公办幼儿园共同发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在政策上,要逐步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力争对公办与民办学前教育一视同仁,包括教师资格认定和跨省职称评定等。民办幼儿园要保证老师在职期间的工资待遇和退休后的社会保障,让老师愿意来、争着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