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志愿者在成长
本报记者 吴佳佳 实习生 何 悦

5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超过170万名志愿者奔赴灾区;5年后的芦山地震,志愿者行动组织有序、服务专业。5年间,世界见证了中国志愿者的成长。

汶川地震发生后,志愿者们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在救灾一线,他们同部队官兵一起连夜奋战;在伤员治疗点,他们同医护人员一起救死扶伤;在灾区道路旁,他们同工作人员一起搬运物资;在临时安置区,他们同受灾群众一起重建家园……

回想起汶川地震的救援情形,北京市回龙观医院副院长庞宇深有感触。地震发生后,北京团市委和北京市卫生局紧急组织了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其中一员,庞宇来到灾区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绵阳九洲体育馆。

“我们是一支综合性队伍,包括外科医生、内科医生、心理医生、消杀防疫医生等,大家一起去巡诊,发现问题能够迅速解决。”庞宇介绍,在大家的努力下,接待受灾群众4.5万人、进出人数达50万人的绵阳九洲体育馆没有出现1例非正常死亡,没有出现1例坏疽感染,没有出现1例传染性疾病,没有出现任何聚集性病例、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卫生事件。

灾难后的紧急救援并不是志愿服务的终点,只是开始。地震过去一年,灾区仍有超过5万名志愿者在服务。很多志愿者跟受灾群众至今仍保持联系。“当时我救助过一位受灾群众,现在地震创伤都修复了,完全过上了另一种生活。”庞宇说。

2009年,大学毕业的向梅跟着广东省对口援建队伍到了汶川。她要去的是汶川地震中最后才抢通的孤岛——草坡乡。向梅清楚地记得刚到那里的情形:“汽车刚进入草坡乡,手机就没有信号了。在行进过程中,旁边山坡的石子窸窸窣窣地往下掉,路面坑坑洼洼,车从坑里一过,挡风玻璃上都会溅上一片泥。”救援期间,工程队的工作是“5+2”、“白加黑”,基本每天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而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后,志愿服务并没有止步。“我们开始搜集本地民俗,挨个走访村里有名望的人、知道村落历史的人……我们发现草坡乡的人们尤其会唱山歌,于是志愿者与当地政府一起组织了山歌大赛,并把他们的歌声录下来,刻了上千张光碟。”向梅说,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草坡乡居民的感情更好了,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有效的保存和延续。

灾难让人们看到了志愿者悲悯的情怀和温暖的友爱,也让志愿者经历了洗礼。

今年芦山地震刚发生,参与当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并留下来的向梅赶到了雅安。“我们把汶川经验带到了芦山,以学校为驻点,建立社工站覆盖学生及其家庭。”向梅说,从汶川到芦山,是灾区快速发展的5年,也是志愿者成长的5年。

“现在的中国志愿者救援队水平高、数量多,平时散落各地,灾难发生时就全副武装、迅速集结。”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柏煜刚从芦山回来。令他高兴的是,志愿者有了组织和管理意识,志愿者文化开始体现出来,很多人愿意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经历过灾难的洗礼,志愿者们成长了、成熟了。”他说。

地震过去了,志愿者们也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但是志愿精神却没有止步。从汶川灾区回来后,庞宇和同行们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策划,成立了北京市心理卫生志愿服务总队,对公众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教,当遇到突发灾难时,则对民众进行心理援助。这一活动得到了很多群众的欢迎,目前已经有500多名志愿者。“我要继续锻炼身体、学习救援技能,还要带儿子去汶川和芦山看看,让他了解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柏煜说,希望爱心能永远传递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