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造福西藏 农牧民
钱箐旎

从“日光城”拉萨市,到山南地区;从号称“水土肥美的庄园”的日喀则地区,到人称“西藏小江南”的林芝地区,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在雪域高原上奔波劳碌的基层银行工作人员,开展金融服务时的艰难与辛苦,且行且思,感触良多。

在西藏这片壮美辽阔的土地上采访,因为空气稀薄,所以无论是谈话,还是做事,都需要放慢速度,但西藏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放慢脚步。记者在采访中深深地感到,谋变求发展,已成为广大农牧民强烈的愿望。

为了更好地帮助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当地的银行想尽一切办法,从设计产品、推广产品,让农牧民熟悉贷款,结合地方特色,帮助农牧民找到致富点,突出对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紧紧围绕西藏青稞、藏药材、牦牛肉、优质林下资源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和绿色产品发展方向,先后重点扶持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6家,重点支持了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经济实体1117户,累计发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22.18亿元,比年初增加1.6673亿元,增长7.52%……

不仅如此,银行金融服务的不断延伸,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在采访中,记者认识了一位可爱的西藏姑娘索德,1988年出生的她,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的毕业生,也是第一批进入西藏银行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毕业时候也在北京考过公务员、在内地找过工作,但当知道西藏银行开业并招收工作人员的消息时,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她毅然回到了熟悉的拉萨,几轮面试笔试之后,顺利成为了西藏银行的一名员工。

除西藏银行外,中国农业银行也在近5年内招收了1358名西藏籍大学生,用他们的知识和工作热情,为西藏地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在农行拉萨市金珠支行采访时,支行副行长米娜指着正在柜台里给农牧民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名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学生,因为行里计划逐步增加国际业务,考虑到业务发展需要,就把这名工作人员从一个比较偏远的网点调到了这里。

随着西藏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慢”生活的“快”发展,一定会造福越来越多西藏农牧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