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更添影响力
姜 楠

近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签署执法合作备忘录,正式开展中美会计审计跨境执法合作。这被业界视为中美双方对于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监管问题的跨境合作迈出第一步。此前,中国证监会还与MSCI等国际指数公司进行了沟通交流,对A股纳入相关指数进行了探讨。显然,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加深资本市场开放度,可以直接提升A股市场国际影响力。

相比跨出国门,资本市场打开国门的行动可以追溯到更早些时候。而且,坚持对外开放一直是中国证券监管部门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在今年年初举行的2013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被列为我国资本市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证监会在着力加强市场制度建设的同时,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改革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QFII制度从无到有已历十年,不仅壮大了境外投资者队伍,而且弘扬了价值投资理念。外汇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批准了220家QFII,累计获批额度达到418.82亿美元。去年,监管部门还修订法规,大幅降低了QFII申请门槛,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分别在美加、日韩及中东地区举行推介活动,向境外投资者介绍中国资本市场和QFII法则情况。另有消息称,中国证监会正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明确QFII所得税政策,放宽投资额度和资金汇出汇入限制,研究批准境外长期投资机构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额度,扩大参与机构范围,放宽对RQFII的资产配置限制,积极扩大试点规模等。

除了为国内资本市场引进“活水”,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还体现在证券业的开放度扩大与券商队伍实力的提升。去年10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关于修改〈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的决定》,将中外合资券商外方股东的持股比例上限从原来的三分之一提高至49%;券商子公司申请扩大业务范围的经营年限由5年缩短至2年。这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明显信号,更加有利于发挥外资券商在投行业务方面的长项,提升证券行业创新发展。

从吸引外资进入市场到证券业逐步扩大开放,再到跨境监管和国际合作,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一步步走向深入,国际投资者和各类中介机构也越来越重视A股市场,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努力承载起无数投资者的中国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