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两国会计审计跨境执法合作和A股纳入国际指数进程开启——
A股对外开放再升温
本报记者 何 川

坚持对外开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5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外演讲时指出,要“稳步推进股票、债券、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由此,如何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成为近期市场热议的焦点。

开放成效已初显

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除了最初设立的B股市场之外,还有近些年诞生的QFII制度和RQFII制度。随着QFII、RQFII获批额度的不断增加,以及QFII申请门槛的大幅降低,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和资金进入我国资本市场。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26家RQFII合计获批763亿元人民币投资额度,而以境外长期投资机构为主的QFII目前也批准了220家,累计获批额度达到418.82亿美元。

“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首先能大量引入境外资金,丰富我国机构投资者队伍,为我国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毛长青表示,除QFII、RQFII等方式外,监管层近期还与MSCI等国际指数公司接触,探讨A股纳入国际相关指数问题,这有望为我国股市引入巨额增量资金,增强A股国际化程度。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有利于国内金融机构的转型与成长。特别是去年监管层放宽证券业外资的市场准入、提高其持股上限、扩展业务范围,将倒逼国内券商等金融机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海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还能给国内市场带来先进的投资理念与文化,并有利于规范国内上市公司的运营机制,提高市场资金的配置效率。同时,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合作的增强,还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美两国会计审计跨境执法合作的正式开展和QFII的接连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话语权也有望得到更大的提升。”彭文生说。

后续仍需稳妥推进

虽然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如何进一步推进开放,实现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潘向东认为,可继续适当放宽投资额度和减少对资金汇入汇出的限制,不断完善QFII和QDII制度。同时还可在整个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引入国际投资者,扩大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反过来讲,监管层可以适当放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条件,鼓励我国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配置资源。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以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跨境投资的水平。”潘向东表示。

在对外开放的大趋势下,如何把握开放的逻辑顺序颇为重要。毛长青认为大致可遵循先流入再流出、先机构后个人的原则,“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是要增强资本的流动性,逐步提高单个QFII额度上限,放宽QFII汇入时间限制和汇出锁定时间限制。二是要扩大证券市场的投资范围,逐步放开海外机构资质审核条件和投资品种。在这个过程中,被纳入MSCI指数或将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分水岭,但预计这可能还要一定时间。”

虽然通过资本市场的开放可促进国内金融业的现代化,并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也需谨防风险。“由于资本市场存在着高风险性和内在不稳定性,审慎监管必不可少,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更是如此。除了吸引境外资金和投资者以外,我们更需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运行机制、产品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并兼顾国际惯例的制度,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向更高水平发展。”潘向东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