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浮动费率改革“落地”
债基先行探路
本报记者 姚 进

基金浮动费率改革开始了“落地”之旅。5月30日,国内首只浮动费率基金——富国目标收益一年期纯债基金正式发行,并采取四档缓增式阶梯收费模式,即当基金回报小于等于4%时,不收取管理费;4%-5%之间收取的管理费为0-0.3%;5%-7%之间收取的管理费为0.3%-0.6%;而当基金回报大于7%以上时,则最高收取0.9%的封顶费率。

“浮动费率首先是改变了以往旱涝保收的提取管理费的模式,至少迈出了尝试的第一步。”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卢杨表示,递增的费率模式有效地将管理人和持有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一直以来,我国基金业管理费的收取模式都是固定费率模式。随着近几年股基债基业绩的波动,投资者要求改革基金的收费模式,将管理费与业绩挂钩的呼声日渐高涨。

事实上,去年年底监管层就已跟基金公司做了产品费率创新方面的沟通,随后多家基金公司研究上报了相关的产品方案。就上报产品类型来看,由于管理费的计提要与相应时期内产品收益挂钩,因此目前准备实行浮动费率的产品主要是封闭式债基。

在谈到该浮动费率设计是否合理时,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高琛认为,采用“对称浮动”,设置费用“封顶上限”,就不会产生过度收取费用的现象。“在大概率区间段,该基金费率与同类基金固定费率基本一致。而管理费的起收点4%亦是参照现行人民币一年期定存利率3%+1%,未来将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动。”

更重要的是,这种奖惩对称的浮动收费模式,既提高了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积极性,同时又因其合理的缓增式阶梯设计,避免了因管理费上升而降低投资者收益的情况。不过,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对同业债券基金将构成挑战,未来或有更多债基采用浮动收费模式,行业将面临优胜劣汰的局面。”

“纯债基金收益率相对稳定,出现过低费率和过高费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从而保证其首只定期开放式浮动费率产品平稳运行。”在谈及该费率适用于只投纯债的原因时,高琛表示。

在卢杨看来,债基风险收益介于货基和股基之间,属于中低风险产品,是一个较好的尝试品种,而权益类基金的收益波动较大,在收益标尺的选择上较难把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