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镇化要力避“居住隔离”
赵聚军

“国际高尚生活社区”、“尊贵欧陆风情社区”、“少数人的府邸”……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地产广告充斥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些“响亮”的广告语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原有的各阶层“混居”格局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为各阶层量身打造的专属社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劳动分工和阶层分化,城市居民在生活与居住空间上随之分化。如果这种分化一旦朝着“极化”方向演进,就会脱离良性轨道,甚至引发居住隔离现象的产生,即由于种族、宗教、职业、贫富差距、生活习惯、文化水准等原因,导致不同社会群体居住在不同社区中,进而产生隔离、歧视现象。

在西方国家,作为一种与城镇化相伴而生的“城市病”,居住隔离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固化和放大了种族、阶层之间的对立情绪,向来被视为社会稳定的严重威胁。

随着中国城市居住隔离现象的逐渐显露,其弊病也开始显现。一方面,居住隔离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巨大屏障,也阻断了不同阶层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往往也是公共管理的末梢部位,容易滑向“问题街区”。

从一些国家的教训来看,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疏导治理,城市的居住隔离现象将有可能固化。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及城镇化的健康推进,应构建相应的治理与缓解措施,如城市规划中强调公共利益本位的回归、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倡导多元混居的异质化社区、制定合理的人口容量和分布战略等。另外,在保障房政策推进过程中,应避免将各类保障房集中于某些特定区域,人为形成新的居住隔离。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将保障房选址于商品房聚集区,同时在一些商品房楼盘中混入部分保障房,这种“插花”式布局值得总结推广。

总体而言,多元混居的异质化社区,应该成为城市的基本居住格局。它包括社会阶层、土地使用功能及建筑样式三个基本层面的混合,本质上是为阶层间的良性互动搭建公共平台,对于治理居住隔离具有最直接的政策意义。

(原载于5月27日《人民日报》,文章有删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