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自主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日电气:亮剑光伏“寒冬”
本报记者 董碧娟
图为追日电气EPC总包建设的青海格尔木15MW光伏电站。
图为追日电气EPC总包建设的青海德令哈20MW光伏电站。

两头在外受制于人,欧美“双反”雪上加霜。我国光伏产业之“冬”,让一大批企业陷入阵痛低谷。产业困局期,往往是创新酝酿和迸发之时。当不少人陷入困境被动踟蹰时,一个原本名扬电气领域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却能在短短5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不同的光伏之路,在光伏领域业绩持续迅速增长,2012年仅光伏电站EPC总包的规模就增长了4倍。

追日电气,正信心满满地追寻光伏产业春天的脚步

从基因到战略

4月下旬,青海的草原还未着上绿装。汽车颠簸着驶入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发电园区时,呛人的沙土很快就钻进紧闭的车窗内。“这算好的。如果刮沙尘暴,早上起来被子上都是厚厚的一层沙,人在屋里有时都看不清鼻眼。”在由追日电气EPC总包建设的聚亚20MW光伏电站项目部里,被晒得一脸红黑的项目经理张先阳如是说。高海拔、严寒、日晒、沙土、缺水、人烟稀少……追日的技术人员在这里接受的已不单单是创新的挑战。

何苦受这份罪?对于追日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建国来说,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而言,这是个并不难回答,却也难以简短回答的问题。从创业之初震动业界的国际首台高压电机液态软启动装置,到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源电力滤波工业应用产品,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能做,让追日有了响亮的“创新铁军”之名。十多年间,“创新”逐渐地内化为追日的成长基因。

一旦执着于创新,视野也随之打开。“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能源的巨大消耗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我们正迎来以可再生能源和互联网技术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当把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思考与企业的发展紧紧联系起来时,陈建国心潮澎湃。

时间不等人。因追日掌握的核心技术——有源滤波技术与光伏逆变技术原理相通,于是,他们瞄准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产品——光伏逆变器,即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成可利用的交流电的光伏器件。然而,尽管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功率光伏逆变器,可是由于很快就有许多企业纷纷涉足,逆变器市场价格在短短两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二,一招标就有十多家企业一拥而上,这让原想依靠设备打拼光伏天下的追日着实感到“很难受”。

恰恰此时机会来了。“早听说过你们各方面都不错。我们有一个光伏电站总包项目,敢不敢试一试?”2011年,青海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向追日抛出了橄榄枝。“怎么不敢?”陈建国毫不犹豫。因为在无数个为企业的光伏之路苦思难寐的夜晚,一项战略早已成竹在胸:“从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只有逐步放弃纯设备制造这一低端竞争模式,用以核心技术为依托的综合性系统总包服务代替,追日这个后来者才能成功挺进光伏产业,这种选择也是我们着眼长远的创新战略。”

后来者的赶超

5月14日,在第七届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上,追日电气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忙着与客户接洽的追日电气总裁助理秦明军告诉记者,这次重点展出的Magic box智能型汇流箱和MW级逆变器实验检测平台反响强烈,很多国外企业代表也非常看好,正跟他们谈合作。就在今年4月,追日的兆瓦级光伏逆变器研发平台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计划,这也是迄今国家认可的惟一一家兆瓦级光伏逆变器科研平台。

尽管是个后来者,追日的光伏表现却让业内许多企业为之侧目。2011年开始试水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后,追日一鼓作气成功总包建设了青海德令哈、格尔木、共和等地面型光伏电站项目,以及中建国际(蚌埠)国家级实验中心光伏屋顶及幕墙系统工程、镇江出口加工区光伏建筑一体化等众多“金太阳”示范工程。由追日总包的目前国内最大装机容量的“金太阳”示范项目——深圳比亚迪宝龙工业园30MW光伏电站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赶超的步伐为何如此之快?秘诀就在于“集成”二字。追日电气总工程师薛建科介绍,追日将自主开发的Magic System光伏逆变能量优化技术应用于光伏电站,较于传统技术,转换效率高达98.7%,谐波含量行业最低,提高发电量10%以上。而这个Magic System并不是一个单项技术,而是通过高原型专用逆变器、Magic Bracket可调支架、Magic box等多种设备构成的系统集合。

再看追日的光伏发电产品布局:以技术精锐的逆变器为核心,继而在汇流箱、直流配电柜、箱式变压器、高压开关柜、高压SVG、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等方面全面开花,从而织就了一张集成性极强的坚实技术网。再以此为依托,为用户量身定做一站式服务。正是这种全链条“集成”式模式,让追日进军光伏产业的步伐迅速而稳健。

“追日电气抓住了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低碳经济时代的方向,大力开发新能源核心技术,积极投身于光伏清洁能源建设,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如是评价。

一盘棋的考验

“去年的工作量大概是以往的6倍!”追日电气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何华不知从何时起被同事起了个“陀螺”的外号。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个年轻的何总总是在不停地忙碌,一年有290多天都“旋转”在青海高原之上。单从一个管理人员的变化,就可想象追日整个企业在进军光伏产业后,肩头上不同以往的繁重。

要想打响光伏发电系统总包的品牌,技术、人才、管理、资金等等环节,可以说又得在新的起点上从头抓起。此时,创新对于追日来说,已不单单是试验室、生产线上的事,而是涵盖企业发展各个环节的“一盘棋”的考验。以良好的创新基础迎接挑战,再以挑战倒逼新一轮创新,这是追日日渐探索出的一条极具生命力的发展路径。

为了更好地投身光伏产业,追日进行了组织结构革新,依托电能质量优化、电动机软启动控制、光伏发电、动力电池充放电四个板块,成立了四个事业部,形成了新旧业务各自纵深发展又紧密联动的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上,追日也在原有的选送员工深造、与高校联合培养等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今年年初,追日电气网络学院就在学员的一片掌声中成立。这一为学员提供涵盖战略管理、营销、生产运行等多方面培训的网络在线培训平台,保障了员工学习的自主性和便利性。而在今年4月初,追日又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基础上,引入了OHSAS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进一步锻造企业品牌。

“我国的光伏企业要想渡过难关,就必须转变观念,不能仅限于容易受制于人的组件出口,而要敢于走出去做总包工程,要形成企业抱团走出去的氛围。”陈建国的判断中透露出对追日光伏之路的新谋划。

追日电气,这个原本可以依靠核心技术驰骋电气领域的企业,却凭着对新能源产业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依靠执着创新,由后来者一举成为佼佼者。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坚信,追日的光伏之棋将在更大的棋盘上下得更妙,赢得更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