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扩容预期接连升温
券商抢滩新三板市场
□ 本报记者 何 川

近期,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一段时期,证监会将以多层次市场建设为中心,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稳步推进市场间的有机衔接。监管层的表态,引发了市场对于新三板扩容的预期进一步升温,扩容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扩容意义不可低估

去年8月,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等成为新三板首批扩容试点园区。对于近期新三板的再扩容计划,市场大致有两种预期:一是直接扩至所有国家级高新园区;二是直接扩至全国符合条件的企业。

西部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程晓明表示,新三板此前由于交易制度、企业和投资者准入制度等方面不完善,导致挂牌企业数量一直未能突破,目前挂牌企业数量仅为212家。“随着年初以来新三板公布一系列改革方案,特别是做市商制度有望年底前推出,目前扩容的相关制度条件已基本具备了。另外,新三板继续扩容的市场需求也很大,很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亟待新三板这一全国性股权交易平台来缓解融资难题。”程晓明说。

按相关规定,新三板在企业挂牌条件上不设置财务指标,并将此前“主营业务突出”这一条件调整为“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并新增加“股权明晰”要求,这是股权转让的基本前提。另外,申请挂牌公司不受股东所有制性质的限制,也不限于高新技术企业。

方正证券分析师夏庆文认为,新的规则为众多中小企业实现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留下了空间,扶持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也符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但从市场建设方面来看,新三板的扩容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很多处于发展初始阶段的企业一方面需要融资,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可先在准入制度上比主板、创业板要宽松的新三板挂牌,以获得融资并接受市场的检验。”夏庆文表示,如果公司业绩变脸,风险也较难传导至主板、创业板市场,对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失,因而新三板能隔离一定风险,起到防火墙的作用。相反,如果公司被证明为具有良好持续经营能力,则可借助介绍上市的方式登录沪深股票市场,通过更多的IPO融资获得发展,因而新三板能为场内市场提供优质企业资源,满足投资者需求。

把风险降到最低

尽管新三板扩容在节奏、力度上都有望加快,但扩容的路径和形式尚未正式确定。程晓明认为,新三板扩容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把握扩容的节奏、力度将是关键,具体操作时应把风险降至最低。

“新三板为包括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服务,通过做市商制度帮助其解决定价问题。目前符合在新三板挂牌条件的中小企业很多,在条件还不很充分的情况下,一个交易所短期内把太多的企业纳入其中并不现实,逐步推进或不失稳妥。”程晓明说。

他还认为,新三板在扩容的同时还应完善退市机制,通过较高退市率的压力传导效应,促使挂牌公司合规经营、提高竞争力。“具体来说,新三板可针对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做出更具体、更严格的规定,实施财务信息失真的单项市场否决制度。此外还可设立股票价格、成交量、做市商数等市场交易类退市指标,以保证新三板市场的整体质量。”

随着扩容预期接连升温,一些券商也纷纷抢滩新三板市场,目前已有72家券商获得主办券商资格。夏庆文表示,对从事推荐、经纪、做市等业务的主办券商而言,预计未来为其带来丰厚利润的主要是做市业务,但这项业务既是机会也是风险。

“担任做市商的券商需对高科技企业进行估值定价、双向报价,对企业的估值过高或过低,都对券商不利。由于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时间、业务规模仍不确定,券商的投入成本仍需要考量。另外,随着挂牌企业的增多,企业资质参差不齐,投资者也需仔细辨别。”夏庆文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