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5年后,房子建好了,基础设施建好了,景区恢复了,更可贵的是,人们的心态好了,对未来,有信心、有梦想、有奋斗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汶川成为世界的焦点,5年之后这个地方又发生了怎样的变迁?5月初,记者们再次走进汶川。
本报记者金晶采访归来,惦记着要把给汶川羌绣馆绣工夏高珍拍摄的照片洗好寄过去。夏高珍,这位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女儿的坚强母亲,在安置新房里生了儿子,以超人的毅力掌握了多种羌绣针法,成为一名绣坊里的技工。
从灾难中站起来的夏高珍,用希望代替消沉,投入了新生活。金晶报道中这样写道,“这每一针、每一线上,不但有她对未来的希望,还饱含了她对孩子深深的爱。”
除夏高珍和针针羌绣,让金晶感受至深的还有声声入耳的羌笛、步步入心的锅庄。
5年前的地震让宛如瑰宝的桃坪羌寨碉楼、黑虎群碉遭到重创,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研习地严重受损。
而如今,在茂县,囊括了所有羌族文化歌舞类代表符号的原生态歌舞《羌魂》应运而生;在理县,土风歌舞队整理表演的数十支古羌舞蹈得到推广。桃坪羌寨里的声声羌笛,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风景……四川一直以来延续着的文脉在地震5年后又焕发了勃勃生机。独特的藏羌文化、民风民俗正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5年来,每年都能看到汶川重建进展的报道,虽然我能够想象得到变化,但没想到变化的程度竟然如此之大。”再访震区的新华社记者李惠子说,“对比曾经的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汶川、北川、青川天翻地覆的变化还是让我震撼。”
无论是漫步在彭州明清风格的海窝子老街、法式风情的白鹿小镇,还是行走在安县川西北民居风格的坝上小镇,都能感受到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的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李惠子说,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经过科学规划重建的新家园,不仅仅满足了灾区群众居住安全舒适的要求,更体现了现代宜居的理念。
“灾后重建,住房不仅更坚固漂亮了,与之配套的交通、用水、信息等也都得到了完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左艾甫说,印象中下雨、塌方、泥石流造成的交通不便是地震灾区极为常见的情况,而这次赴汶川采访,每天都在赶路,对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
左艾甫说,各地灾后重建特别注重结合地域特色因势利导挖掘新的产业机会,灾区群众的日子正在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在都江堰采访现代农业科技园时他了解到,当地发挥生态优势,结合土地整理、耕地流转建立起规模化的现代高效农业生产基地,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了现代的农业生产技术,种植的蝴蝶兰、红掌等高档花卉,培育的猕猴桃、三木药材等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刚采访过雅安地震的光明日报记者王斯敏,又到了汶川。她对雅安和汶川进行了对比。一样是山清水秀的美景,她想到的是芦山灾区人们表情的凝重;在映秀镇,站在现代化的校舍里,她脑海中回放的是芦山灾区学校里支离破碎的实验仪器与满地散落的书本。王斯敏说,尽管自己此前没有走进过汶川,但汶川的“昨天”她并不陌生。雅安地震的难忘记忆在她的心里挥之不去:房子倒了,亲人没了……
进入汶川一路看过来,漂亮的住房、坚固的校舍、现代的医院,一切都让王斯敏不再沉重,她相信明天的芦山会建设得像汶川一样好。在一所中学里,她听到孩子们对未来的规划,体会着孩子们爱与感恩充盈的内心,看到他们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着,她的心情更多了亮色。汶川特大地震5年后,房子建好了,基础设施建好了,景区恢复了,更可贵的是,人们的心态好了,对未来,有信心、有梦想、有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