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文切入 借文造势 靠文发力
开封:用文化助推经济升级
本报记者 王 伟 通讯员 岳 杰

今年“五一”小长假,河南省开封市的旅游业再获丰收,共接待游客174.8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5.3%。伴随着旅游的红火,开封文化产业综合收入也大幅增长。开封以文切入,借文造势,靠文发力,充分利用清明文化节、菊花花会和系列文化活动释放经济能量,助推经济升级,找到了一条具有开封特色的发展道路。

根浸古脉 彰显宋韵

傍晚的书店街人头攒动,街道两旁是阁楼式的建筑,青砖绿瓦、雕窗飞檐,南北绵延600多米。莫莫是郑州的一名大学生,第一次来这里,她说自己真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2011年8月,开封提出建设独具宋文化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标。开封以宋都古城保护与复建工程为依托,以文化旅游、演艺餐饮、工艺美术、休闲娱乐等为载体,以精品文化工程为抓手,将文化发展和城市运营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业、书画工艺美术业、饮食文化业、休闲娱乐业等七大文化产业。通过整修书店街,复建鼓楼、城摞城遗址博物馆、清明上河城等,对开封现有文化元素进行改造提升,千年古城特色愈浓,为广大游客所喜爱。

“文化是开封的第一优势。如何让开封这个第一优势真正变成生产力?如何让文化助推经济发展升级?必须在‘化’字上做文章,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一个大平台。”中共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说。

深耕文化 点文成金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在悠扬的丝竹声中,身着宋服的乐女演绎着李清照的《一剪梅》,舞女和着音乐翩翩起舞,衣裙在空中随风摆动。这是开封龙亭“宋词乐舞”文化周的活动现场。一曲歌罢,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文化“点文成金”。清明上河园借助一幅画、一个机制、一台大戏、一个文化节,实现旅游收入上亿元,成为全国知名景区。

2012年2月以来,开封月月都有不同主题的文化周活动,陆续推出有龙亭公园龙文化周、朱仙镇岳庙岳飞文化周、铁塔公园荷花文化周、翰园碑林书法文化周等。除了文化周之外,开封还推出了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大型纪实性豫剧《刘青霞》,大型室内精品歌舞剧《宋韵之歌》也在紧锣密鼓打造中。各大景区不断将北宋时期各种民间技艺、勾栏瓦肆的娱乐节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景区,将文化变风景,将风景变资本,将特色变实力,将文化制造变文化创造,构筑起属于开封独有的文化图景。

“梧桐”成荫 “凤凰”来栖

“梧桐”的树荫不仅使本地人获益,而且吸引了外来的“凤凰”。

随着良好文化生态的形成,开封用文化广结天下“亲戚”。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纷纷签约。通过国家级的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这个平台,衍生出了汴西湖文化生态园、东京梦华园、鼓楼复建工程、城摞城新郑门遗址工程、古城墙修复工程、老城区“两改一建”工程,二期水系沿岸开发工程等正纷纷开工建设,连远道的阿联酋客商也前来投资精心打造的清明上河城。

在开封市长吉炳伟看来,围绕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开封担负着构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的使命。要立足于文化资源充沛的现实,通过特殊创意,让丰厚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使其形成文化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而加速发展方式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开封的浙商已有2万多人,在汴总投资近500亿元,投资领域涵盖房地产、家电、通信、家具制造、商贸服务等20多个行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