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际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印度:改革图新再创“南亚奇迹”
余 翔

2004年至2010年的七年间,印度平均经济增速超过8.5%,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南亚奇迹”。2011年以来,印度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下滑到6%以下。据综合分析,印度仍具备长期增长的潜质,印度正努力通过变革实现其大国梦想。

内外因素导致增速放缓

经济发展仍现诸多亮点

印度经济增速放缓是国际、国内两大因素叠加导致的结果。国际层面,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的发酵和世界经济的“三速复苏”,拖累印度出口大幅放缓,资本外流加剧。国内层面,印度政府应对危机措施失当,加剧增速放缓。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印度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短期内虽拉动需求,但导致财政赤字大幅增加,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由2007/2008财年的4.2%猛增至2009/2010财年的11.8%;通货膨胀形势恶化,通货膨胀率从2007年的6.2%猛升至2009年的12.4%。为应对不断上涨的通胀,印度央行数次加息,基准利率从2010年年初的5%升至2011年年底的8.5%,此举不仅未能有效遏制通胀,还打击了投资意愿。印度国内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010年的14%,下滑至2011年的4.5%,2012年进一步降至2.5%。受经济形势疲软影响,消费增长明显放缓。2012年私人消费同比增长4.1%,低于2004年至2010年7.8%的平均增速。投资与消费增长同时趋弱,进一步拉低了经济增速。此外,印度央行采取的抛售美元策略也未能扭转卢比贬值趋势。

印度经济发展也有诸多亮点。一是印度经济虽有所放缓,但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能保持5%以上增长率的也只有印度、中国和印尼。二是印度政府预算赤字正得到控制。印度财政部长齐丹巴兰宣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有望从上一财年的5.2%降低至4.8%。二是通货膨胀率逐步回落,目前非食品制造业通胀已放缓至2010年3月以来最慢速度3.5%。目前印度总体通货膨胀率将降至6.8%至7.0%,这为印度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腾挪出了政策空间。印度总理经济咨询委员会的最新报告预测,2013年经济增速将有望回升至6.4%。三是加大了民生投入。2012年印度公共医疗投入约占GDP的1.3%,在全国医疗总投入中占22%。在教育领域,2012年印度政府的公共教育投入规模已占GDP的6%以上。印度各级学校基本都能提供免费午餐、免费教学用品和免费校服等。在减贫领域,印度政府正在推行贫困人口健康保险计划,并计划向低收入群体提供保费补助。

增长潜质待释放

改革图新是关键

长期来看,印度仍然具有实现长期增长的经济大国潜质。首先,印度拥有最大“人口红利”。目前印度人口平均年龄28岁,51%的人口在25岁以下。未来10年印度的劳动力数量将增加1.1亿人,成为对全球劳动力数量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10年内印度的GDP增速可能增加4个百分点。联合国报告估计,到2035年,印度人口将较2010年增长26%,从12亿增至15亿;同期劳动力数量将增长33%,达到近l0亿人。

其次,总需求结构相对合理。国内消费在印度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为60%。印度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不断上升,但它依然更多地依赖国内需求,消费占印度GDP的比重近乎投资的一倍。

第三,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广阔。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一大掣肘。印度政府已经认识到,仅靠IT、金融等服务业驱动的模式,难以实现“包容性增长”目标。为此,印度政府希望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构建更加平衡的发展模式。2012年12月13日,印度政府成立了由总理领衔的内阁投资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大型项目的落实情况,确保大型项目能够及时获得环境、劳工等各类审批证。印度的保险管理与发展署亦表示,将研究制定新的投资计划,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基建项目的比例。预计未来5年印度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

第四,“东向战略”不断强化。印度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大国,必须与睦邻国家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系。近年来,印度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加强了东向战略力度。在印度经济缓慢复苏的关键阶段,“向东看”和东进西太平洋除了能扩大印度的外部需求这一经济意义外,更能提高印度作为一个大国的战略影响力,为自己开辟更大的外部空间。

过去20年间,造就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是始于1991年的经济改革。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称,印度经济要充分发挥潜力,需要突破产业结构失衡、对外投资不够友好、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未来,印度实现其大国梦想的关键在于其如何通过改革寻求突破。改革图新,或将使印度再次崛起,再创“南亚奇迹”。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