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现代商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试衣间:试出服务欠到位
本报记者 王轶辰 实习生 陈 珊 房信子

国内的商场规模、外观设计等方面与国外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但在细节上却轻易暴露出观念上的差距。试穿作为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购买行为

近些年电商发展迅猛,但仍未取代实体服装店。很大程度是因为消费者更看重衣服上身效果,实体店可以满足消费者这一需求。可是作为关键一环的试衣间,环境、设施条件却参差不齐。电子商务则看到了这一机遇,逐步发展起在线试衣间,并借此成功提升了交易份额。在这场白热化的竞争中,如果实体店继续忽视试衣间这一环节的重要性,那无疑是将自己的传统优势拱手让出。

有媒体曾统计,国内某城市每100余家专卖店中,试衣间面积不足1平方米的占75%,以布帘做遮挡的占30%,其中包括一些知名品牌。门插销损坏的高达80%,无拖鞋的占53%,无挂钩的占30%,灯光昏暗的占40%,而内设镜子的只有20%。

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记者走访了一些商场的服装专卖店。几乎每个品牌都有自己专门的试衣间,但是试衣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积狭小、室内设施简陋、封闭不严。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试衣间的不达标呢?“我们商场租给每个品牌的面积有限,厂家出于营业面积的考虑,可能会忽视试衣间的面积大小。”一商场经理说。如果说面积仅仅是因为追求利益,那么内部装饰就是观念层次的问题了。记者在保定百货大楼、北京西单购物中心,都发现一些品牌试衣间内散乱摆放着扫帚、鞋盒等杂物。西单君太百货一店员告诉记者,商场搞活动时用的放广告的架子是商场统一要求放在试衣间内的。可见无论是传统的百货大楼还是新型的购物中心,从商场到商家普遍存在对试衣间重视不足的问题。

其实,只要商家可以转变观念,试衣间完全可以是一个体现品牌风格以及商家诚意的好地方。在走访过程中,有几家品牌令人印象深刻:香港品牌KAMA的试衣间是雅致的红墙木门,配有纸巾盒、电风扇;适合年轻女孩的服装品牌艾格试衣间内有梳子和化妆镜;全球连锁的品牌GAP童装试衣间大门上画有缤纷的图案,里面有卡通的挂钩和彩色的椅子。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H&M品牌店,店内没有推销员,顾客自行挑选、排队取号试穿。正在排队的几个女孩说:“这种方式跟其他店相比,反而让我们感到轻松自在。”此外,该品牌也注重细节,试衣间内除正面整面墙的镜子,侧面还配有四十五度可转动的镜子。

尽管国内商家在服务上已经尽量向国际化靠拢了,但是其相较国外试衣间还相差甚远。比如日本商场内的试衣间均为统一定做,标准严格。清洁工作由专人负责,没有杂物,必要的设施一应俱全。英国的一些购物区的商店会安置可调节的灯光,为选择派对装或其他夜间灯光下穿着的衣服的顾客提供了方便,能使他们观察到最“原汁原味”的穿着效果。

国内的商场规模、外观设计等方面与国外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但在细节上却轻易暴露出观念上的差距。试穿作为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购买行为。试衣间这一载体则需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商场、商家应充分重视这一细节,以细节取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