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5月18日至19日,中国科学院第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科院近百家科研机构同时举行——
科技带来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佘惠敏 董碧娟 沈 慧

5月18日至19日,以“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科院遍布全国的近百家科研机构同时举行。精彩纷呈的讲座和报告,新奇有趣的展览和体验,让对科学有兴趣的观众们感受到全国科技活动周的美好。

手机将科学带回家

“电子对撞机、风洞实验室、卫星、遥感、3D打印、动漫制作……精彩的活动还不少,可惜自己分身乏术,没法同时参加两个活动。”18日一早,来中科院学术会堂听报告的北京市民张龙拿着刚刚领到的活动指南活页册,兴奋又稍显遗憾。

一旁的大学生志愿者告诉他,“我们有移动科普联展,您可以用手机将科学带回家。”本届公众科学日在举办实体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尝试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段,举办移动科普联展,引入流行的微信平台、二维码及最新的近场通讯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科学传播服务。

中国科学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门户“中国科普博览”的官方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微信号:kepubolan),参观者可以将其加为微信好友,只需发送特定展项编号或名称,即可获取展品信息和相关科普内容。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科学疑问通过微信发给中科院的科研工作者,由他们进行专业解答。

部分院所的实体展品旁配上了二维码,有的还为具有近场通讯功能的手机准备了NCF实体标签,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或是将手机靠近标签,相关的科学讯息就展现在手机上了。

孩子们的科普乐园

记者走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时,看到了这样的开心一幕:一条红头黑尾的大鲤鱼伴着孩子们的欢呼声嬉游在天蓝色的水池里。几个调皮的小孩忍不住俯身捞鱼,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条机器鱼。在此次“自动化之光”公众科普开放日活动上,中科院自动化所悉心准备了20余项科普展览和3场科普讲座。

现场打印逼真动物造型的3D打印机、能实现360度视野的全景仿真技术、可达到同声翻译水准的口语自动翻译系统等高科技成果让观众们近距离地体验科技精彩。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范女士说,“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活动通知就带女儿过来了,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接触高科技!”

除了精彩的高科技成果,细致的服务也是一大亮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人员马光辉说,他们为这次活动准备了一个多月。记者留意到,现场身着亮黄色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对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都十分耐心地予以解答。不仅如此,在连续多年的公众科普开放日活动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都会为前来参观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提供免费午餐。

科技成果的精彩纷呈与现场服务的贴心细致,让观众们流连忘返。

大学生的励志之旅

“最初的遥感,是利用卫星上安装的大型相机拍照,数月后再将照片发射回内蒙古大草原。那时没有数码相机,用的是胶片,往往只有十几张,一张足足2000米长。”在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一楼报告厅,遥感地球所书记赵忠明的讲座让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孙伟表示,遥感地球所老师们的讲解深入浅出,听起来一点也不费劲。“这次活动让我大开眼界、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我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大一学生张欣告诉记者,无论是在汶川地震还是雅安地震中,遥感对于抗震救援工作的开展与部署都功不可没,“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多些,内容也更丰富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科学、认识科学、走近科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文哲是第二次参加遥感所组织的科技周活动,“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次通过现场参观与听报告,我深切体会到高科技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点一滴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激励我更加勤奋学习专业知识,为我国科技事业大发展作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