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救灾能力明显增强
——访国家信息中心综合部主任蒲宇飞
本报记者 黄晓芳

在汶川地震5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综合部主任、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起草组成员蒲宇飞。他表示,汶川灾后重建的历程、机制和精神,诠释了我们民族多难兴邦的内在逻辑。

记者:您从专家的角度来看,汶川灾后重建任务完成的怎么样?

蒲宇飞:可以用3组数字来概括:一是百日规划。2008年5月底到9月中旬,灾后重建规划组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以及城乡住房、城镇体系、农村建设等10个专项规划。二是千日建设。2008年9月到2011年9月底,四川、甘肃、陕西3省艰苦奋战,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三是百年工程。灾后重建工作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

记者:从您在一线的观察来看,此次灾后重建的工作机制有哪些特点?

蒲宇飞:一是科学规划机制。重建工作坚持科学选址,科学确定了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二是政策协调机制。国务院成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小组后,在组织调集专业技术力量、实行特殊的用地保障政策等方面建立了分工负责的机制。三是公众参与机制。通过财税政策,调动了灾区群众建房兴业、创业就业的主动性;四是监督检查机制。重建项目建设方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

记者:您认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蒲宇飞:关键是提高3个能力:一是防灾减灾能力。在芦山地震灾后救援中,从多项指标看我们的救灾能力较之于汶川已经明显增强,例如,第一批救灾物资到达芦山只用了8个小时左右时间。下一步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在微观层面,提高预警预测能力,增强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在宏观层面,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思想,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考虑人口布局。二是产业发展能力。灾后重建是灾区发展的前奏和基础,但重建无法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感受到转型的阵痛。对这些转型发展地区来说,下一步关键是要实现产业集聚、市场积聚、人气积聚。三是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要因地制宜制订并实施劳动技能培训专项计划,为灾区的青年劳动者优先提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