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纽约电 记者张伟报道: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发展地平线》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资本存量占比将从目前的不到三分之一增至一半,总计158万亿美元(以201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其中东亚和拉美地区在这一资本存量中占比最大。
世界银行这份以《未来的资本: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的储蓄与投资》为标题的报告,旨在探讨未来20年投资、储蓄和资本流动模式的变化趋势。该报告预计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在全球投资中的比重将增加两倍,从2000年的五分之一上升至五分之三。随着世界人口从2010年的70亿预计增加到2030年的85亿,同时发达国家出现快速老龄化,人口变化将会对这些结构性变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考什克巴苏表示,《全球发展地平线》通过整理大量的统计信息来开展这项研究,从韩国、印尼、巴西、土耳其和南非等不同国家的经验中了解了投资对推动长期经济增长所起的核心作用;发展中国家将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在全球投资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和印度预计将成为最大的投资国,2030年这两个国家加在一起将占据全球总投资的38%。所有这一切将会改变全球经济景观,《全球发展地平线》分析了这个过程。
该报告称,生产率提高、日益融入全球市场、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教育和健康改善,都有助于加快增长和创造大量的投资机会,而这些反过来又促使全球经济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年轻人口膨胀也起了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从现在起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总人口预计将会增加14亿人,人口红利有待收获,尤其是在人口相对年轻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南亚地区。
该报告称,与过去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将有望拥有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服务投资所需要的资源。发展中国家旺盛的储蓄率预计将在2014年达到峰顶,占到国民收入的34%,从现在到2030年年平均可达32%。从整体上看,2030年全球储蓄额将达到25万亿美元至27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将占62%至64%,而2010年该比重为45%。
世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表示,“虽然拥有高储蓄率来满足未来巨大的投资需求,但发展中国家要想得益于目前出现的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好处,还须进一步改善他们目前有限的国际金融市场参与。”
《全球发展地平线》报告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趋同的速度以及这两类国家的结构转型(比如金融业发展和制度质量改善)速度,描绘出两种不同情景。第一种情景设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渐进式趋同,第二种情景则设想趋同速度要快得多。
渐进式趋同情景与快速趋同情景对未来20年世界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分别为2.6%和3%;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在渐进式趋同情景中为4.8%,在快速趋同情景中为5.5%。
在两种情景中,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将占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贸易将占全球贸易的50%以上。这种变动将随着人口变化而发生,而人口变化将会增加对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报告估计发展中国家从现在到2030年的基础设施融资需求为14.6万亿美元。
该报告还指出,随着东亚、东欧和中亚的人口老龄化,储蓄率将会出现最大幅度的下降。人口变化将考验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而复杂的政策挑战将来自于为减轻医疗和养老金负担同时又不对老龄人口造成严重生活困难所作的努力。与此相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由于人口相对年轻且增长很快,加上经济增长强劲,将会成为惟一不会出现储蓄率下降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