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磁峰镇的鹿坪村里,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乡村酒店别具一格,生产基地里各种经济作物长势喜人;成都市759个重建点,镇镇都有标准化的学校、医院、敬老院、污水处理厂,健身广场、图书馆、儿童乐园设施齐全;汶川水磨镇实现了由工业污染重镇向生态旅游名城的华丽转身,产业发展的再生性跨越使其成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用灾区群众自己的说法是“苦干3年,跨越了30年”。百姓的口碑,是对汶川地震灾区提升重建战略规划的最大肯定。
灾后重建要把功能恢复与跨越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要“原地起立”,更要“发展起跳”,要用高水平的规划来优化城乡功能和资源配置、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提升跨越,这是重建之初整体谋划时的一个大思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从规划选址到房屋建设,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从公共服务到生态恢复,无不体现“更高起点建设”的意图。优先重建城乡住房,优先供给公共服务,优先恢复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重大产业,“建房子还要给路子,补资金也要提素质”,在物质援助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在“输血”的同时努力提高“造血”功能……一个个新思路,一条条新规划,让灾区人民在白纸上画出了崭新的图,在废墟上建成了更美的家: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村庄、村落设计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况;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新建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一些重点骨干企业借势推动自主创新、技术升级,位于德阳汉旺镇的东汽公司,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迁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世界一流的新东汽。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巨大创伤,令灾区恢复重建的难度空前。而今天的灾区面貌却有如凤凰涅槃,实现了更高质量的新生。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突破性进步”伴随“长远性发展”,诸多奇迹都在向我们证明:正是因为重建超越了简单的复制,才让危机变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一个个美丽村落、一座座现代厂房、一幢幢坚固民居,让我们看到灾区已经穿越灾难,正在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