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商务部和美国国际发展署的积极推动和支持下,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思科公司于2008年7月1日共同启动了为期3年的“思蜀援川”灾后重建合作项目,思科公司共为该项目无偿提供了超过5000万美元援建资金,支持灾区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的灾后重建,共同探索创建符合灾区实际需求的发展模式。
在回顾“思蜀援川”灾后重建合作项目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时,思科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先生这样表示:“3年来,围绕‘思蜀援川’项目,思科公司与各级政府部门建立起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思蜀援川”是灾后重建过程中涌现出的政府与企业携手参与灾后重建,推动灾区长远发展的规模大、效果突出的项目之一,也是中美两国友好合作的体现。为支持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商务部与美国国际发展署首次共同签署了美国公共—私营部门合作伙伴援助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谅解备忘录,并报国务院批准,出台了美国公共—私营部门援助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项目援助物资免税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思科公司为项目制定了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即在灾区创建可持续、可推广的面向21世纪的创新的医疗卫生和教育模式,为解决包括四川灾区在内的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与教育服务水平不足、资源缺乏和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四川省商务厅按照省政府要求为“思蜀援川”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成都海关以高效的服务为项目提供支持。四川省卫生厅和教育厅与“思蜀援川”项目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推进项目的全面实施。各级地方政府为项目提供了人、财、物及相关配套政策的保障,确保了项目的成功实施。思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仕炜对此表示:“回馈社会是思科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能够参与四川的灾后重建工作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通过先进的政府产业合作模式,思科与合作伙伴联手推进当地医疗和教育状况的改善。我们在四川的学校和医院的实践经验可在中国其他地区复制推广,使更多人从中受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思蜀援川”项目实现灾区医疗卫生与教育信息化事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灾后恢复重建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范例和可复制的新样本。“思蜀援川”项目为10多个市县的66家医疗卫生机构、102所教育机构建成了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思蜀援川”项目探索出的基于信息化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与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前瞻性的创新模式与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需要,也符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与发展方向,成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的典范。“思蜀援川”在医疗卫生与教育领域探索出的创新模式将为四川乃至全国更多地方提供借鉴。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小祥认为:“思蜀援川”项目顺利全面完成,实现并超越了原定目标,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教育、医疗重建提供了现代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培养了大量信息化人才,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成为跨国公司成功参与汶川灾后重建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