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上市公司、6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上海市农业龙头企业,这些构成了我国城郊型垦区的典型代表上海农垦(光明食品集团)。近年来,光明食品集团探索出农垦企业集团依托大城市持续发展的路子,在全国农垦系统连续多年效益名列前茅。
科学定位保供给
上海2000多万常住人口每天消耗的主副食品达3万多吨,如何确保农副食品供应?上海市把重任交到了光明食品集团肩上。
事实上,2006年8月成立的光明食品集团已在食品行业初步形成良好的业务基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诸多产业中,食品产业的比重最高,达68%,社会影响也最大,拥有“光明”、“石库门”等一批驰名商标和以华东地区为基础的4000多家商超零售门店。
“尽管食品行业的基础好,但光明食品集团成立之初,集团涉及产业50多个、企业有800多家、层级最多时达6级,非常不利于食品主业发展。”集团董事长王宗南说,集团化改革首先从内部相关产业重组整合着手,积极推动资产资源向核心业务和龙头企业集中,以解决产业布局分散的问题。
集团化改革思路确定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企业的有序退出,集团采取改制、转型、注销等办法,对效益较好但与食品主业不相符的业务实行“靓女先嫁”。接着通过取消不必要的管理公司、清算注销和资产出售等多种方式,不断收缩行业跨度。2012年底,集团企业层级已收缩到4级以内,涉及行业从50个下降到28个,退出企业205家。
2011年,集团制订了“五三”计划,即用3年至5年时间,在粮食、生猪、蔬菜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年经销粮食100万吨、年供应上海市场生猪100万头、年销售蔬菜50万吨。按照这一计划,粮食将占到上海市最低保有量的100%,生猪占上海最低保有量的40%,蔬菜占上海年消费量的8%左右。
专业整合见效益
光明集团利用3年时间,在专业化上相继完成以下动作:光明乳业置换出“可的”便利,聚焦乳业发展;第一食品将连锁零售企业与黄酒生产经营企业置换,专门生产营养型黄酒;海博股份将旗下儿童品牌服装公司与一只鼎食品公司置换,以聚焦食品物流业。
2011年3月,专业化的光明米业公司成立,这是集团对旗下3家农场米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业务进行重组整合而成的。光明米业是上海地区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粮食企业。
“米业公司成立后,小范围的先进技术开始具备大面积推广的可能。”光明米业总经理张国江说,米业公司把组建之前不足30万吨产能的3家米业捏指成拳,集约发展,稳稳站在了产销110万吨粮食的台阶上。如今仅靠光明米业就已经达到了上海市最低粮食保有量的要求。
在生产环节,光明米业自主研发的宽幅折叠式水直播机,日播种400亩至500亩,速度是插秧机的5倍。通过推广这项技术,公司水稻亩增产100斤。在加工环节,公司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优质大米流水线,建造了自动调温调湿的保鲜立式筒库群,让新稻谷住进了“大冰箱”。
“农业产业不能停留在吃资源、收租金的低收益状态。”长江总公司总经理陈斐然说,公司痛下决心实行经营模式的转型,以平均每年三分之一的速度,压缩承包经营比重,扩大公司经营比例。同时,对全公司的涉农产业进行了统一布局和市场开拓,实现了水产、林果、畜牧和食品加工的专业化经营。去年长江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
2011年底,光明食品集团内部的产业重组整合初步完成,基本形成了糖业、乳业、综合食品制造业等7大主业。
产业并购走出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内食品业受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越来越突出。对此,光明食品集团积极寻求机会“走出去”,实施产业并购。2009年,集团以8.2亿元成功收购云南最大制糖企业英茂糖60%的股权,成为国内最大的糖业企业;2010年,光明乳业成功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品企业新莱特乳业51%股权;2012年,收购英国食品企业维他麦60%股权。
目前,光明食品集团在“走出去”方面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直接股权投资,这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可以直接获得海外市场的各种资源。二是海外投资建厂,把部分技术成熟的产业转向其他国家,规避国际贸易壁垒。三是让国外企业为自己贴牌加工。集团战略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以上3种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能降低投资风险,达到双赢的效果。
“近2年来,在海外并购道路上表现最活跃的中国食品企业莫过于光明了。”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光明食品集团之所以频频选择海外并购,与其打造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有关。
王宗南说,光明食品集团每一次“走出去”,都积极借助和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了解当地的政策环境和相关法律限制,避免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根据目标市场、目标企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