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发行了2013年第一期央行票据,发行量为100亿元,期限3个月,参考收益率为2.9089%。这是在暂停了17个月后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再度重启央票发行。
此前,央行在2011年12月27日发行了40亿元央票,期限为1年。当时我国仍面临较大通胀压力,2011年CPI同比上涨5.4%,央行需持续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发行央票以及随后交替开展正、逆回购操作,维持了流动性的动态平衡。
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一个重要品种,央票是央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发行央票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票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量。
发行央票,主要是为了弥补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短板。央行在2002年新推央票时,我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呈现大幅顺差,国内流动性管理面临一定挑战,而央行开市场操作主要为回购和现券买卖,由于央行所持国债头寸有限,无法应对外汇占款的冲销压力。为此,央票应运而生,并从2002年至2011年共发行了26.7万亿元央票,有效调控了市场流动性总量。
2011年四季度以来,受贸易顺差收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量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数月负增长,相应调整央票发行规模直至暂停,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因此,2012年央行停发央票,以正、逆回购调节流动性,且以开展逆回购、投放货币为主。
而从去年12月以来,我国外汇占款连续4个月增加,今年一季度新增外汇占款达12154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与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较快有较大关系,表明我国面临明显的资金流入压力。在这一背景下,重启央票,体现了央行应对热钱流入、对冲流动性的态度。
据统计,5月份公开市场将有4750亿元央票及正回购到期,这对央行公开市场对冲操作提出更高要求,也使得机构面临到期央票再投资的压力。因此,在短期国债、政策债发行量不多的情况下,重启央票,是货币政策操作基于流动性状况变化而进行的微调,并不意味着政策收紧。
事实上,当前货币政策并不具备收紧的条件。从国际上看,发达经济体又推出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我国若贸然收紧货币,将拉大人民币与主要外汇利差,进而加大“热钱”流入压力;从国内看,我国一季度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内生增长动力的恢复依然需要稳健货币环境的支持。因此,央票发行重启,只是使央行又多了一种回笼流动性的工具,但其绝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