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毫米间平凡护路人
——记太原工务段养路工梁廷有梁勇父子
本报记者 刘存瑞 李 哲

伴随着飞扬的尘土、偶尔溅起的细小石子儿,大同驶往兰州的火车呼啸着飞驰而过。而就在紧紧相邻的另一条轨道上,梁廷有和梁勇父子俩正趴在枕木上,他们的头发随着火车卷起的气流狂舞着,全身已被尘土覆盖了一层又一层。然而,父子俩举着道尺的手没有丝毫的抖动,他们的目光依然紧紧盯在钢轨上。

眨眼间,平稳运行的列车向远方驶去。这平稳、安全的背后,是无数铁道养路工一步一步、一毫米一毫米的精心检测和维护。

南同蒲线是山西省境内最繁忙的一条铁路,承担着山西煤炭外运的重任,无数“沉甸甸”的煤车来往奔驰。然而,这条铁路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山区铁路的小半径曲线一直是困扰列车运行安全的“致命点”。

梁廷有和梁勇父子俩所在的工区——太原工务段灵石线路车间两渡线路工区——管辖着16公里正线、9公里站线、12组正线道岔、15组站线道岔,其中,曲线占到了全长的94%。受列车的横向冲击、轮轨间的巨大摩擦力等影响,轨道变形速度远远大于直线,严重时会导致列车摇摆脱轨。这段铁道养护工作的难度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在这一行干了30多年的老梁最知道养路工的艰辛,他告诉记者:“夏天巡热、冬天巡冷、涝期巡雨、雪天巡冰,越是恶劣天气,我们养路工越得盯在线路上。”

2005年的一天,老梁带着刚刚从部队复员的儿子梁勇一起来到了养路现场,从此,这对“养路父子兵”的身影天天出现在南同蒲铁路上。

“刚工作时,每天都能见到不一样的工具,觉着很新鲜。没过几天,我就开始失落了。日复一日,望着看不到头的铁轨,我心想,难道这一辈子只能和这些石头、这些轨道打交道吗?”梁勇望着远处的轨道,回忆着当初的情景。

“混也是一天,干也是一天。无论干哪行,只要你一直琢磨它,入了行,干得就有意思了。”看着失落的儿子,不善言辞的老梁缓缓地说。

领悟到这一点,梁勇把心一横,“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于是,梁勇开始起早贪黑地学经验、一毫一厘地练技术。老梁则手把手地向儿子传授着自己所有的心得,怎么看道尺、验数据、查病害,如何使捣固机、起道机、改道机……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四年后,梁勇的养路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地提高,2009年,他成为了工区最年轻的班长,梁勇也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了。

“别看我们用的工具这么笨重,其实养路工干得都是‘精细活’。”梁勇蹲在轨道旁边,指着一条轨枕告诉记者,“每条轨枕都有2米多长,400多斤重,然而我们矫正轨道的单位却用毫米计算。”说着,梁勇俯身趴下,把眼睛贴在轨道上,用肉眼检查这段线路的平整度。

“如果土壤板结,该处铁轨就有可能下陷,这样火车就会颠簸。我们就通过起道、清土、理石渣、撤放胶垫等来还原该段轨枕的高度,换来的往往是一般人看不出的几毫米变化。”每日,梁勇都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在20多公里长的铁路线上俯身寻找几毫米的差距。这份工作靠眼力、靠技术,更靠责任心。

多少个春节没回家了,父子俩谁也数不清。“天气不好必须坚守在轨道上,过年过节的,更是铁路运输的繁忙时期,一点纰漏都会酿成大事故,当然不能回家。”梁勇平静地说,这完全是自己分内的事。

再过7个月,老梁就该退休了。记者问老梁以后的打算,他半天才说:“我干了一辈子养路工,以后常来铁路上看看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