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造出来的市场机制
本报记者 郑明桥 通讯员 陈 静
武汉说唱团《海底捞月》剧照。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剧照

4月17日,汉剧《王昭君》在湖北武汉剧院上演。这出保留剧目经再度创作,植入视觉、音乐、语言流行元素,受到观众喜爱。

近期,京、汉、楚、粤、绍、昆等6种戏曲集中亮相武汉剧院,戏迷们称,如此红火多年未见。

根据武汉市文化局艺术处新近出炉的一份统计,去年,武汉的剧院票房约7000万元,大幅超越以往。地方戏曲长时间“冬眠”后纷纷苏醒,出人意料地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生力军。

据统计,加上其他文艺演出,去年武汉总票房达3亿元,拉近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距离。

变化源自改革。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朱进称,先是改体制,有效果,不显著,接着解决机制问题,市场机制不可能“改”出来,只能去创造,只能是剧院、演出商、消费者和政府共同创造出来。这是武汉戏剧、戏曲再次步入繁荣期的关键。

好戏交给演出商

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演出商,是这场改革的主要引导者,传统戏剧在他们手上,变戏法一般价值飙升。

近5年,汉派喜剧悄悄登上武汉院线。其源头是武汉说唱团年年岁末排个贺岁剧,然后借助“关系模式”走市场,即邀约大企业、大单位包场,“一出戏,搞得好能演出几十场,也能赚点钱,也能在媒体上露个脸”。

去年,说唱团新排了喜剧《海底捞月》。武汉市演出公司总经理王斌看后觉着“真有戏”。他给说唱团出主意,“关系模式”不可能越走越宽,建议面向武汉所有院线拍卖首演及后续演出。

演出公司下属武汉剧院以20万元拍得首演,另出资102万元,在剧院安排了17场《海底捞月》。

这种纯市场方式,在武汉地方戏曲圈内没人敢试。演出公司找到武汉晚报,提出共担风险:公司负责前期投资,晚报提供广告版面,亏了认亏,赚了五五开。

好戏也得靠吆喝,有了晚报助力,武汉人街谈巷议,演出由起初半数戏票卖不出去,到后来一票难求,最终这场演出净赚300多万元。

《海底捞月》在武汉火了,王斌打算推向全国,先在绍兴、上海试演了一下,摸清了江浙一带观众的口味,回来改剧本,改表演,增加演出地民俗风情。不久,重新包装的《海底捞月》将发力走出去。

让特色创意先行

武汉杂技,位居全国前三。近几年,杂技团三分之二的演出在海外。借鉴欧洲海盗文化、穿插中国文化元素,杂技团编排的《海盗》杂技晚会在西班牙巡演一年,很受欢迎。“每年观众超过60万人,收入不下1000万元人民币。”用杂技团梅月洲团长的话说,“创意先行,不愁票房”。

今年,杂技团新排了一台剧情化的杂技晚会《大马戏》,内容涵盖国内、国际获金奖节目、国外优秀的动物表演、流行欧美的大型魔术,以国外滑稽表演串线,有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设计,晚会将这些元素戏剧化地串联起来,形成了特色。

舞台方面也有重大改进,用激光3D成像,营造变化的、动感的场景,比如海浪汹涌、云团漂浮。“按秒算价,但物有所值,这是未来舞美发展的方向”。

梅月洲说,前些年国内杂技竞争过度,观众产生一定“审美疲劳”,若不创新,难以重振市场。

他说,上世纪90年代起,杂技演变为综合艺术展现,融入了舞蹈、话剧、武术、民乐、魔术表演。武汉杂技团与演出公司合作,上演《梦幻九歌》,以屈原写的《九歌》为蓝本,以杂技为载体,用音乐、歌曲、场景剧表现诗作魅力。观众看杂技,已从以前单纯的惊奇感变为如今在震撼中有欣赏。

“过去,编排节目,总得考虑诸多非市场因素,要表现团体实力。现在市场说了算,更着眼于好看好玩,考虑趣味性、幽默性、互动性。”梅月洲说。

按计划,《大马戏》晚会将于6月份在武汉推出,3个月后赴外地演出。

环环都得市场化

汉派剧场的复苏,一个重要原因是涌现了一批地方风味浓郁的新剧目。武汉京剧团、武汉人艺都曾是国内实力派,这两年,新剧迭出,京剧有《水上灯》、《生活秀》,话剧有《古丢丢》、《柠檬黄的味道》,能获奖、有票房,展现了地方文化自信心。

问题在于,一些剧团满足于体制改革取得的一点成绩,对如何市场化缺少新招,票房多少依然“靠天收成”。王斌做过调查,一些新戏还是从不做营销,以为靠报纸写两段就是广告,殊不知,剧评往往并不代表观众爱不爱看,乐不乐意掏钱买票。

武汉市文化局介绍说,演出是条链,剧本、导演、舞美、场馆、售票……,各个环节都得经过市场化的打磨,这条链才能真正活起来。从去年开始,武汉把地方戏剧的改革重点放在市场机制上,鼓励和帮助各个剧团将营销从碎片化转向市场化。

市文化局副局长朱进介绍说,武汉市演出公司主动出击,参与到一些新戏演出链条的全环节、全过程,效果不错。刚刚杀青的话剧《就差一票成国语》,演出公司提前介入剧本创作。“过去在营销上,即便是文化系统的市直单位,靠行政手段,都很难捏到一块。现在,剧团之间开始打破壁垒,这次京、汉、楚、粤、绍、昆大联演,就是很好的尝试。”朱进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