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守住这块“红”招牌
——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发展调研
本报记者 许 凌 拓兆兵
图为杞农在晒枸杞。
▲图为枸杞深加工生产线。
▼枸杞红了,杞农在摘果。
▲图为中宁枸杞核心种植区。 本版照片提供 许 凌

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

前年中宁枸杞收购价每斤25元至27元,去年每斤却跌至13至14元。原因何在?今年初在宁夏“两会”内外,代表委员们就枸杞话题议论纷纷。是由于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冒充中宁枸杞假货涌入太多?还是缘于中宁枸杞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导致几笔出口合同终止退货?如何做好宁夏枸杞这个红色产业?如何守住“中宁枸杞”这块“红”字招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中宁县调研。初春的宁夏中部干旱带上,时而寒气逼人,时而沙尘呼啸,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戈壁深处漫坡遍野的枸杞树上冒出嫩芽,青翠翠、绿油油的一片连着一片,孕育着希望。

从“红”招牌到“金”品牌

四组数字衬托出中宁枸杞“金色”品牌的分量

“七八月份,你们来看这里红色的世界,那叫好看!”一脸儒雅的中宁县委书记陈建华慢条斯理地介绍说:宁夏枸杞蜚声海内外。枸杞是华夏大地特种植物资源之一,不但具有经济、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显著效益,还有“药食同源”的复合优势。枸杞的种类全世界约有80种,目前最有名和最有商品价值的是宁夏枸杞。六盘山脉的清水河和黄河洪泛区交汇的这片神奇土地孕育了一枝独秀的中宁枸杞,这里素有“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之美誉。中宁县所产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质柔、味甘,外观赏心悦目,内在营养丰富,食用、药用价值极高,品质位于全国之冠。

“独特的自然禀赋使得中宁枸杞美誉度、知名度都很高,但将这块‘红色’招牌变成‘金色’品牌还是近七八年的事。”陈书记用四组数字衬托出中宁枸杞“金色”品牌的分量:

第一是枸杞面积稳步扩大。截至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分别占全区和全国枸杞面积的36%和23%;年生产干果4.3万吨,4.8万杞农人均收入达到280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52.3%。

第二是营销市场日趋健全。目前,全县枸杞营销网络已基本形成,营销人员过万人,已建成各类枸杞专业合作社94家,年营销干果100吨以上的流通企业达72户,枸杞营销公司61家,中宁枸杞远销东南亚、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量在4000吨以上。

第三是深加工快速发展。全县枸杞深加工企业发展到21家、开发生产枸杞果酒、枸杞籽油、枸杞花蜜、枸杞芽菜等六大类30多个枸杞深加工产品26万吨,综合产值7亿元以上,培育出了“宁夏红”、“早康”、“杞芽”、“国杞天香”等十几个知名品牌。

第四是品牌效应不断提升。2001年“中宁枸杞”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为证明商标,2009年又被国家工商局批准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中宁枸杞”获得“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称号,其品牌价值达到32.7亿元。

“红”招牌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论坛一个节会全面起步,一个文件带动一个产业,一个政策拉动一个市场。中宁枸杞能有今天的国内外影响力,自然禀赋占三成,后天努力占七成

一片葱绿之间,十几个人影儿在晃动。“这亩地测了吗?每亩地的化学相关指标我都要看,出口美国人家的标准是零点零零几的数字”。说话人高个、方脸、大眼。这就是中宁乃至全国枸杞业传奇式人物——宁夏杞乡生物食品工程总经理王自贵。

“中宁枸杞能有今天的国内外影响力,自然禀赋占三成,后天努力占七成。”王自贵操着浓重的西北口音娓娓道来:“你们知道中宁枸杞这块牌子为什么了不得吗?因为全国枸杞最早搞深加工的在中宁,最早拿到欧美订单的在中宁,最早拥有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在中宁,最早拥有全国销售网络的也是在中宁!别的地方是先成规模后有产业,中宁枸杞是先拿到欧美订单有了现代深加工产业后,后扩大种植规模。”王自贵从三个层面介绍中宁枸杞品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

一个论坛一个节会全面起步。2001年8月,自治区前副主席陈进玉召集中外80多名专家学者在中宁县举行首届《枸杞及抗衰老中药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首届宁夏枸杞节。王自贵感慨地说,中宁一批枸杞种植大户和从事枸杞干果的农户从此大开眼界:原来中宁枸杞国内外声望这么好、市场需求这么大,原来只有搞深加工才能赚大钱……王自贵他们开始每年跑德国科隆国际食品展和法国巴黎国际食品展,开始每年从两个国际展会上拿来大把大把的枸杞订单,中宁枸杞深加工产业全面起步,枸杞原汁、枸杞浓缩汁、枸杞籽油、枸杞多糖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出口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文件带动一个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不仅是中宁县、中卫市政府支持,而是自治区自上而下倾力打造。自2002年起,自治区政府每年在不断完善基础上颁布一次《加快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枸杞被列为宁夏八大支柱产业之首。2005年起,中宁枸杞产业步入快车道,种植面积、干果产量、深加工企业创造产值年均递增36%、45%和58%。

一个政策拉动一个市场。“多年来我公司科技研发资金50%是自治区和中宁县支持的,累计达到1000多万元了。”王自贵一脸感慨地说:常言道“重奖之下有勇夫”。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宁夏在发展枸杞产业方面是肯花血本的。有关枸杞产业的科技研发、良种培育、基地升级、出口创汇等8大单项 ,自治区财政每年支出“以奖代补”资金1亿多元。县本级财政收入仅有5亿元左右的中宁县,每年用于发展枸杞产业的各类扶持和奖励资金也高达1个亿。

为了改变中宁枸杞“墙内开花墙外红”,即欧美市场火爆国内市场发展缓慢的现象,2006年,中宁县力推国内市场“销十吨奖励10万、销五十吨奖励50万、销1百吨奖励100万”政策,真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如今已在全国140多个大中小城市建立专卖店,健全完善产地市场、冷链储运、物流配送、农超对接、出口外销和网上销售等六大市场网络,通过直销、专卖、连锁、加盟、网上商城、网络店铺、微博营销等多种现代化营销方式,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条腿走路,实现了国内市场“几何效应”扩张,提高了中宁对枸杞市场终端的掌控力和话语权。

有“实力”更有“底气”

“三个最过硬”让中宁枸杞既有实力,更有底气

近两年来,中宁枸杞收购价格起伏很大,听说这一切与青海、甘肃、陕西等周边省域冒牌枸杞大量涌进有关?据说中宁枸杞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出口退货时有发生……“瞧瞧你们,先是‘听说’又是‘据说’,俗话说眼见为实!”被誉为中宁枸杞“活字典”的县枸杞管理局副局长马新生心直口快:“几个月来,如何别丢掉宁夏的‘红’字招牌之声似乎不绝于耳,我今天可以给你们亮亮底牌,中宁枸杞将宁夏这个‘红’字招牌打大、打响、做强,既有实力更有底气。”

马局长以他独特的语言风格阐述所谓“三个最过硬”:

第一,中宁枸杞这个品牌最过硬。谁都要模仿你、冒充你,这就是中宁枸杞品牌最大的优势。“中宁枸杞”是“驰名商标”,不仅是全国消费者的认可,也是生产加工者的认可,“中宁枸杞”商标没人用怎么会驰名呢?!山东寿光菜,绝对不是都在寿光种的,是山东寿光“跑全国卖全国”的结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要有开放的思维和胸怀。从这个理念上看,我们对“中宁枸杞”品牌的管理要基于“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一方面全国许多枸杞产地都来中宁学种植工艺、深加工技术,要欢迎他们,鼓励他们生产优质枸杞干果或枸杞深加工产品,成为中宁枸杞产业的“下线”;另一方面自去年起,中宁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中宁枸杞”品质品牌保护办法》、《中宁枸杞打假举报奖励办法》,对外地冒牌劣质假货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第二,中宁枸杞绿色品质最过硬。在全国枸杞生产加工行业,由于中宁出口欧美的订单最多,因此受欧洲经济危机影响也最大,所以这两年收购价格下跌根本不是绿色质量问题,而是大环境的不景气。反过来讲,中宁枸杞的绿色质量保证是最过硬的。农产品质量建设呈“金字塔”模式螺旋递进的,无公害是“塔基”,绿色食品是“塔身”,有机食品是“塔尖”。2000年农业部率先全国在中宁县搞“无公害”枸杞生产试点,经过4年努力,共有14万亩通过农业部验收;2006年再次作为农业部试点,枸杞种植及加工向“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进军,2007年全县10.41万亩顺利通过农业部“不定期抽检、随机取样”的验收;2010年王自贵公司又有1000亩枸杞种植基地拿到农业部“有机认证”。

第三,中宁枸杞发展理念是最过硬的。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挖掘品牌效益和提高规模效益,中宁县注重以工业化理念做大做强枸杞产业,加大枸杞招商力度,以企业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以规模提高效益,采取出租、入股、转让和互换等方式,形成“企业+科研机构+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捆绑式”经济共同体;其次是抓质量安全,建设枸杞质量检测中心。依托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卫办事处,加快枸杞速检速测实验室建设,建立世界枸杞的中宁标准,高标准制定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有机枸杞标准、保健价值确认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农药残留控制标准等,使之上升为国家标准。第三是抓自主创新,建设枸杞科技研发中心。借助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平台,高规格建设中宁枸杞研究所,从中宁枸杞的内含元素及保健功能入手,积极研发枸杞速溶冲剂、中药饮片、芽茶、籽油、根雕等枸杞保健、医药、美容、工艺等高端产品。

“软”“硬”兼施 任重道远

中宁枸杞在国内高端市场并没卖出好价钱,销售营运的一软一硬是要做好的两大环节

“宁夏最有名的东西是枸杞,最难做大做强的东西也是枸杞!”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脸书卷气质的中宁县委书记陈建华讲话激动时总要扶一扶眼镜。俗话说,墙内开花墙外红。尽管中宁枸杞名扬四海,然而在国内高端市场并没卖出好价钱。“枸杞销售营运这一块,一软一硬是我们要做好的两大环节!”

“硬件”部分是要狠抓品牌建设,建设枸杞交易中心。在“中宁枸杞”品牌价值升至32.7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宁枸杞”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建立族群式品牌梯队。规范“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准用权、使用权;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催生一批枸杞名优品牌。

“软件”部分是抓文化融入,建设枸杞文化推介中心。以枸杞文化为主线,以黄河文化、宗教文化、红色经典文化等多元文化为补充,重点发展“一廊一寺一园一宴”。“一廊”即枸杞科技观光长廊,建设现代化高科技育种、栽培、繁育、观赏基地,打造集枸杞高新技术示范、生态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一体化的观光长廊。“一寺”即石空大佛寺,整合石空大佛寺石窟、明长城、北山岩画、烽火台等区域古迹资源,明确投资受益主体,开发建设大佛寺及周边村落丝路边塞古镇旅游区。“一园”即枸杞主题公园,加快枸杞博物园、中视达商业文化综合体、中宁枸杞产业园枸杞博览中心等项目建设。“一宴”即中华枸杞宴,深层次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枸杞酒、手工枸杞蒿子长寿面、中宁枸杞豆腐、中宁枸杞醋等枸杞饮食文化,以枸杞为主要食材,开发系列套餐美食,使之成为各种大型接待首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