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港澳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流融合是通途
——访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张思涛
本报记者 金 晶

记者:这些年,两岸三地合拍片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张思涛:如果从内地与台、港电影的关系来看,中国电影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时期,即从1905年到1949年,分治而有交流的时期;从1949年到1978年,分治而基本隔绝的时期;从1978年到2013年,由交流、合作走向融合的时期。在交流、融合的时代背景下,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CEPA,内地香港合拍电影条件得以放宽。2011年1月,ECFA正式实施,内地电影市场对台湾电影进一步开放。这些都对深化两岸三地电影业内经验交流,促进两岸三地合拍片市场的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始于1982年的《少林寺》、《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两岸三地电影合拍高潮迭起,合拍片产量每年达30部至50部。与此同时,内地与台、港合拍电影纷纷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亮相、获奖,包括大家熟悉的《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菊豆》、《卧虎藏龙》等。

CEPA实施后,大批香港电影工作者“北上”拍片,不但成为香港电影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也使得内地与香港合拍片数量突飞猛进。内地电影市场国产电影票房总数在2004年至2011年间超过进口大片,其中合拍片发挥的作用明显。合拍片也常常成为年度最卖座的影片。目前,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合拍电影都已成为电影事业的重要支撑和市场的主导力量。

记者:内地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合拍片能否将其融合,满足市场的需求?

张思涛:香港电影长期沿着“商业化、娱乐化、类型化、明星制”的道路发展,积累了有关商业电影制作的丰富经验。商业化也带来艺术创作某些方面的粗糙和低俗化倾向,但同时也创造了艺术类型的丰富性。从李小龙到成龙,香港功夫片使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使“中国功夫片”立于世界影坛。

台湾电影崛起在上世纪60年代,较之内地和香港电影发展较晚,其发展轨迹介于内地与香港之间,既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经过30多年来两岸三地电影界的交流、合作和整合,两岸三地已经开始出现一批融合了三地电影资源的“华语大片”,如近几年拍摄的《风声》、《建国大业》、《叶问》、《花木兰》、《让子弹飞》等。这些“华语大片”多数是两岸三地合拍片,特别是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有的虽然并不以“合拍片”名义拍摄,实际上也是融合了内地、香港、台湾的资金、技术、人才、经验,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合拍片要想满足两岸三地观众的胃口,还是要从文化的同根同源性入手,找到“最佳契合点”。如在题材上选择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功夫等元素。在美学观念上综合各方经验,加入内地的文化反思、香港的商业理念等;在制作上汇集两岸三地演艺界顶级的人才,凝聚强大的编导演、摄录美、服化道等主创力量。此外,国际化的融资方式提供了资金保障,高科技特效的运用也为合拍片增色不少。

记者:基于市场的反馈,未来几年,合拍片还会有怎样的发展?

张思涛:优秀的合拍片总是在不断涌现,譬如近两年我们看到的《桃姐》、《寒战》等,但有的影片也受到来自观众或评论界的尖锐批评。合拍片取得的成绩大小不一,人们对影片的评价自然褒贬有别,无可厚非。未来,随着两岸三地电影人继续深化交流、合作,互促融合,合拍片未来整体发展走向还会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华语大片”已经成长为一种新的电影形态,相信两岸三地电影未来也将实现创作上的真正融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