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动的城市 聚集的温暖
——看深圳市如何打造“志愿者之城”
本报记者 许跃芝 李万祥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深圳街头一幅幅醒目的公益广告告诉人们,这是一座“志愿者之城”。这里,诞生了我国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第一部义工地方性法规,第一支赴贵州支教的队伍也是从这里出发的;“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丛飞、“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孙影、“中英街上活雷锋”陈观玉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和文明市民不断涌现,温暖着这座城市……

邻里守望 传递关爱

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紫薇社区,活跃着一支“紫薇俏夕阳老年志愿巡逻队”。这是一支由社区10多位老人自发组织起的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居民化解矛盾、调解邻里纠纷。

老伴去世后,今年75岁的戴老先生因与儿女发生误会,一直独居。了解到戴老先生晚年的孤独生活,志愿者邹晓京立即组织其他志愿者,一方面上门帮助戴老先生解决生活困难,另一方面找到老人的儿女做思想工作,使戴老先生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但却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2012年,深圳市各级志愿者组织开展了各种关爱服务活动。开展“朝阳行动”,实现了7.7万名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建设263家青年就业见习基地,为1500多名青年提供了就业见习机会;实施“圆梦计划”,帮助2650名产业工人实现了大学梦。

志愿之城 军民共建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入伍刚半年的刘阳即随第一批搜救部队赶往灾区。来到灾区,刘阳目睹了地震灾害的残酷无情,看到很多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从四川回来后,刘阳严重失眠,不敢一个人独处,晚上一闭眼,眼前就浮现出救灾的场景。就在这个时候,交往1年多的女友又提出分手。他变得消极起来。

深圳市盐田区社工服务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出现在刘阳身边,通过支持、探索、宣泄等一系列专业技巧服务,帮助刘阳。一段时间后,刘阳的情绪有了较大改变,不仅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辅导身边的战友。

2011年8月20日,由60名边防官兵和40名民兵组成的深圳首支“橄榄绿”军人义工服务队在广东公安边防总队第七支队二大队营区成立。帮空巢老人做家务、关爱留守儿童……从此,深圳市这种“社工+义工”的联动服务模式,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影响深圳发展的“十大观念”之一。从1989年19位热心的深圳青年开通“为您服务”热线电话,到2011年投身深圳大运会的127万名热情敬业的志愿者,志愿服务已经铸成了深圳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如何保障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去年,深圳市设立508个固定志愿服务点,参与志愿者人数达到12.7万人次,服务市民近250万人次,吸引和带动近1500个志愿者组织和3万人次市民参与志愿服务。

“义工星级制”、“义工服务市长奖”、开设义工专门课程并以课时算分,一系列激励机制不但保障了志愿服务的持久性、积极性、专业性,更让志愿服务者得到社会的认同。

数字显示,目前我国专业社工人员已经超过30万。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说,我们要通过开发社工工作岗位、建立社工薪酬保障制度、建立评价和激励措施来推进专业社工的发展和社会作用的发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