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路畅
用生命护通道
本报特派记者 刘松柏

4月27日11时13分,距离宝兴县城约5公里的老关口处,碎石夹杂着尘土,从近于垂直的山坡上倾泻而下。碎石击打着正在架设的钢棚,嘭嘭作响。

在大约500米开外,四川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洪,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塌方处,一边拿着对讲机指挥着作业,不时地提醒作业员要注意危险。在甘洪的身后,也就是老关口往芦山方向,等待通过的车队至少延伸到1500米以外。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11时51分,钢棚安装完毕,浩浩荡荡的车流向宝兴县进发。

“抢通难、保通更难,畅通难上加难。”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庄卫林感叹。他解释,从芦山到宝兴,特殊地形,上面是高坡,下面是河流,震后的山体松散,在余震、降雨、大风的影响下,极易形成飞石和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救灾车辆损失。

为确保国道210线的通行。四川路桥将省道210线芦山至宝兴段分为三段,设立了3个突击队,在10个重点坍塌区,设置瞭望哨,共配备60余台挖掘机、推土机等专业机械,安排人员值守,并抢抓时机加快拓宽双幅路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小鱼溪瞭望哨,四川路桥第三突击队队长王保祥和安全员王永生正站在塌方点两侧,指挥着车辆通行。相比于老关口,小鱼溪在经过一次大的塌方之后显得比较平静,记者看到只是偶尔有小的碎石滚落。

王保祥告诉记者,碎石滚下来,由于难以判断方向,对于过往百姓和车辆威胁很大。“我们在这里放哨,主要看三个方面,下雨时,看有没有大方量的泥土滑下;天晴时,看有没有扬起灰尘;刮风时,要注意小石头。”

正是他们的专业、经验和敬业,随断随抢、随抢随通,为畅通灾区生命线提供了有力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