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都是志愿者!”
本报特派记者 代 玲 夏先清

“医生,您辛苦了,来,喝碗稀饭再忙嘛!”天全县人民医院内,贾文娇笑着给刚从帐篷里走出来的医生和护士一人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

贾文娇是天全县始阳镇人,今年26岁,是中国电信天全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4月20日地震发生时,她正和同事前往成都开会的途中。

“一晓得是这边发生地震了,我们就调转车头回来,一心就想回来帮忙。”贾文娇一边盛稀饭一边说。记者注意到,她右手臂上贴着“巾帼志愿队”的蓝色标志。

“我们昨天回来就问有没有啥子要帮忙的,那边受灾不严重,救援的人都够了,所以我们赶到县里来帮忙,昨天晚上我就报了名。”贾文娇说。

在雅安通往芦山的公路上,随处可见背着登山包的志愿者。他们的背包里满是食品和药品。有时候没有顺风车,他们宁可徒步,也要将这些物资送到灾区。记者在到达雅安市区的当晚,就曾在雅西高速雅安南站遇到两名千里迢迢而来的志愿者并和他们搭乘同一辆顺风车。

“你叫我阿韬吧。今天早上我们在云南昭通听说芦山地震后,就一路搭车过来了。”阿韬告诉我们,自己和同伴能顺利到达雅安,一路上也是因为好心人的搭载。

到达雅安市区后,阿韬和同伴准备下车。来自江西的司机热心地帮他们卸下行李,并让他们从自己的后备厢里多拿些水装进行李。

“多拿点,你们也是做善事。”司机说。

当记者要问司机名字时,司机笑笑说不必了。“我们都是志愿者!”司机边说边上车走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