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南昌200万农民享受市民待遇
记者赖永峰、通讯员王雁鸣

本报讯 记者赖永峰、通讯员王雁鸣报道:“我也像城里人一样有退休金了。”4月20日上午,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横岗村高坊组的李保泉来到附近的银行,高兴地领取了当月785元养老保险金。

6年前,李保泉家5亩多耕地被政府征收了,尽管得到了补偿,自己和儿子也找到了工作,可年纪老后怎么生活?是李保泉一家挥之不去的隐忧。从去年4月开始,南昌县投入12亿元,在全省率先对被征地农民试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县5.8万失地农民和当地的城镇企业职工一样按同等条件、同等标准参加养老保险。李保泉和他老伴、儿子和儿媳第一批申请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今年3月,年满60岁的李保泉领取了第一笔养老保险金。

2011年11月,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把南昌市打造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赋予南昌市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权力。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南昌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努力实现城乡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口计生等公共服务的基本均衡,全力把南昌建设成为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重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

南昌市让大量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积极建立城乡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他们着力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在县级行政区内实行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统一标准;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243.88万人,贫困农民大病报销比例提高到90%,力争2015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公共卫生均等化;按照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思路,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南昌市公共事业实现了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行政村通水泥路和城区到县城公交通达率、行政村“村邮站”建设覆盖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五个百分之百”。此外,新农合覆盖率、住院补偿封顶线全省最高,这表明,南昌全市200万农民已享受到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