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宗商品价格弱势不改
□ 本报记者 谢 慧

黄金白银史无前例的暴跌,给了风雨飘摇的全球大宗商品沉重一击。几乎所有期货品种都对此做出反应,IC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自去年7月份以来首次跌破100美元关口,国际油价走出单边暴跌行情;国内方面,沪铜创2010年6月份以来的收盘新低,4月22日首次跌破5万元/吨关口后,连续两日下挫。

市场人士认为,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且市场对未来商品需求前景依然充满担忧,是此轮大宗商品下跌的主要原因。目前谨慎情绪浓厚,市场短期弱势难以改变。

“全球各大经济体二季度经济数据普遍逊于预期,一方面,欧债危机继续演变,经济形势低位徘徊;另一方面,中国一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7%,国内经济回归正常增长态势。”南华期货分析师胡晓东表示,市场预期大宗商品工业需求将出现下滑,而失去了金融属性保护的大宗商品,在供需失衡格局下,继续承压下行。

就铜而言,银河期货首席有色分析师车红云认为,考虑其供应正如期增加,基本面转为过剩的预期成为打压铜市的最大动力,市场下跌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目前,随着盘面价格不断走低,持货商急于换现,主动调降升水出货,现铜整体供应充裕,升水一路收窄,部分中间商进行买现抛期操作。恐慌性杀跌情绪再次回归市场,下游完全止步,等待更低位接货,持货商则于当月50400元/吨下方暂缓报价,市场继续笼罩于抛压气氛之中。

此外,中、美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降对今明两年全球成长的预估,导致原油期货连续三周下挫,也增加了市场对石油需求前景的担忧。

二季度作为传统的原油消费淡季,大多数炼厂或选择此时进行整修,开工率有所下滑,而从历史统计看,二季度原油库存一般处于年度高位。需求方面,在4月份的月度报告中,几大能源机构一致下调了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量。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将2013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长预估下调5万桶,国际能源署也将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下调2.5万桶至每日79.5万桶,供需矛盾继续突出,油价的下行趋势短期难改。

尽管受到美元反弹影响,价格面临重新估算,大宗商品特别是工业品、贵金属正面临去“金融化”过程。但对于铜和原油,机构也并非一致看空,看多力量依然存在。

高盛本周一称,将3个月后的铜价预期从此前的每吨8000美元下调至每吨7500美元,将6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铜价预期分别下调至每吨8000美元和7000美元,之前分别为9000美元和8000美元。虽然下调了价格预估,其预期仍反映出该行维持未来铜价将高于目前水平的观点。

此外,法国巴黎银行4月17日调降了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预期,WTI原油价格降低5美元至9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调降7美元至108美元/桶。尽管如此,仍高于目前WTI和布伦特分别为每桶88美元和99美元的价格,意味着原油仍有上涨空间。

“美国国内原油库存猛增至30年最高,产量增加在短期内难以改观,同时,苏丹的石油出口也开始恢复。”银河期货原油分析师李涛认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123万桶,汽油库存减少63.3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236万桶,全球石油供应较为充分。在经历了一波下跌后,原油价格下探的空间正在变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