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入住的铜锣湾维景酒店到论坛召开的会展中心,大概是20分钟的车程。
等待出租车的过程中,酒店服务员的态度让人很舒服。他们大都友善热情,非常有礼貌,有条不紊但又快速地指引出租车进出。遇到带孩子的旅客,会向其他等待的客人道歉,然后优先安排孩子上车。普通话服务员一般都可以听懂,大部分服务员熟悉英语甚至能说日语和韩语。
住了一天,同事发现酒店有到会展中心的免费巴士,隔1小时就有一班。中午12点,我们一行3人到酒店一层寻找去会展中心的巴士。有服务员及时走上前打招呼,听明白我们的意图后,他赶紧拿起电话沟通。不一会,另一位服务生开出了一辆崭新的奔驰车,招呼我们上车并平稳送到了会展中心。
原来,酒店只有在人多的情况下安排巴士服务,平常有少数客人出行,他们就会临时调用酒店的公务车为客户服务。在他们的眼里,酒店的各项承诺只能做得更好,不能做不到更不能推脱。一个细节,让人顿生好感。
服务业和城市管理是香港的两张名片。出行在香港,能感受到香港人经营这座城市的用心和匠心。在狭小的空间里,香港的各座高楼大厦多以廊桥联通,行人可以极为方便地穿楼过街,即便是雨天不带伞,也可以通过廊桥任意往来而不会淋湿衣服。高楼之下有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与街道互通,如潮的车流人流随时随地可以“登堂入室”。
地铁里的服务就更有特色了。这里有详尽的指示牌和路标,即便是第一次来香港,不用问路也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走在香港地铁的地下商场,时常会让人有进入超市或综合商场的错觉。甚至香港很多大型超市都位于地下,与地铁站相连,街面上反而并不多见,比如铜锣湾时代广场地下的日式超市,就为乘客提供了多元化的增值服务。
再说一个细节,香港对地铁里的商铺走廊宽度作了详细的规定,目的是为乘客提供舒适及方便的乘车环境,所以我们看到的地铁商场走廊都很宽,即便是在高峰期,行走时也不会撞到人。
与“港式服务”的细致对比,内地的服务业还不能用“成熟”表述。服务业所需要的市场环境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过程,也必须是内生的,不能靠买入或引进,这是我们需要向“港式服务”学习的地方。当然,这个过程也许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