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财富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4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金“百晓生”
本报记者 殷 楠

古龙笔下有位对江湖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物——百晓生,他编纂的《兵器谱》为江湖人士作了较为权威的排名。基金业也有这么一位人物。他通晓国内基金业掌故,于风起云涌处冷眼旁观、客观判断,终排得基金业“兵器谱”。他,就是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

“1990年我来到北京上大学时,并没有想过以后会长期在这里工作。”胡立峰站在金融街的办公室窗前,望着眼前林立的高楼说。

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从福建小县城考至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他也是一个怀念家乡的人,1994年大学一毕业,胡立峰就回到了福建,与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团聚。

回到福建的头四年,胡立峰在福建一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做财务。“那个时候,金融业、尤其是证券业还不是很火爆,大部分同班同学毕业后都去了银行工作。当时我们的选择并不多,对于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也不太确定,只是我对证券很感兴趣,那几年自己也一直炒股。”

直到今天,胡立峰都认为自己是证券行业的人,如果不曾在股市摸爬滚打过,对市场的感觉“始终隔着一张皮”。“这就好比游泳教练教别人游泳,但自己都没有游过泳,怎么行?!”

1998年,对证券一直感兴趣的胡立峰跳槽到厦门联合信托投资公司工作。

1999年,股市“5·19行情”爆发。那个时候还没有证券分析师这个职业,而叫股评或者咨询。胡立峰和同事轮流在证券营业部的交易大厅咨询台值班,接受股民的咨询。

“我看到行情涨的时候,股民是怎样欢乐,行情跌的时候,股民是怎样的捶胸顿足。在这里,我对证券市场最微小的细胞有了切身了解,也对证券市场的交易规则、交易制度有了自己的观察。这段经历对我太重要了,就像是基本功训练。”胡立峰不无动情地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就到了一个公司的总部,没有在基层做过,很难理解证券市场最基层、最底层业务的特点和特征。

“以前对于职业路径没想那么多,进入证券行业以后就有了想法。相对来说,证券行业是个适合奋斗的行业,对人才尊重,对自我价值认可,发展空间很大。”

“我总琢磨在证券行业中怎样选择一个研究的突破点。有次和大学同学聊天,他说可以关注一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未来会是个大行业。当时做基金的人很少。”

这句话,开启了胡立峰的基金人生。

自从盯上基金后,每次基金报表出来的时候,胡立峰都会亲自录入、做表格、做统计。“虽然很多人会觉得这种方式很原始,并且效率低下,但是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亲自做一遍之后,整体分析研究思路就出来了。如果总是从很高的角度看问题,可能永远都看不到很多细节,包括基金交易的周转率、财务数据以及操作风格等等。”胡立峰说,“我一直很注重细节。”

这一点从一位和他相熟的财经记者身上得到了印证。“胡立峰心比较细,我很早前采访过他,过后很久再见面时,他居然说出我们第一次是在哪里见面的。后来才知道当初在存我手机号码时,他把当初见面的情况也存储了。”

这段苦心研究的经历,如同高人出山以前的潜心修炼,让胡立峰有能力在今后洞察基金业的虚实。

★名声大噪重返京城

2000年底的一个中午,胡立峰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对方称是银河证券研究中心负责人陈东,说银河准备组建基金研究中心,问胡立峰愿不愿意到银河来工作。

“我在北京工作,之所以知道福建厦门有胡立峰这个人,是因为他常常在报纸上发表关于基金研究的文章。事实证明,我的眼光没有错。”陈东回忆说。

从1999年七八月份开始,胡立峰大量发表基金研究的文章,仅2000年就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文章近60篇。他真正声名鹊起也是在2000年,《财经》杂志《基金黑幕》一文在基金行业中掀起轩然大波,文中引用了胡立峰的重要研究数据和意见。

2001年4月10日,胡立峰正式入职银河证券,随后来到北京工作。

“2001年初,我国只有33只基金,银河证券却决定组建基金研究中心,这种战略眼光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胡立峰说。

2001年6月12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基金研究中心承担了基金研究与基金评价两大业务工作,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基金研究评价机构。

在基金研究方面,胡立峰认为“讲真话,讲实话”是最重要的。“分析师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独立、客观、公正。要立足做基金研究,通过公开数据做自己的独立分析,实实在在,不要有任何利益纠葛。”

“我没遇到过什么干扰。银河给我较大的独立空间和舞台。作为我自己来说,第一是认认真真工作,第二是客观公正,以数据作基础。”

★专业系统树立标准

2005年底,胡立峰成为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这个时候市场上已有218只基金。这些基金运行得究竟怎么样?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它们?投资者该怎样来选择?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如何知道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

胡立峰有一个想法:开发一个让基金业和社会认可的、较为客观的标准基金评价和排名系统。

“开始做的时候非常难,因为没有参考,数据怎么搭、系统怎么建,都要自己琢磨。”2005年底到2006年,是胡立峰工作以来最辛苦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

“我们中心在国内第一家建立了完善、准确、专业的中国基金行业数据库,这帮助我们打破了专业基金研究经验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藩篱。”

2006年,国内第一个从专业基金研究角度出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金评价系统——“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分析系统”面世。“银河证券所有的基金评价均由该系统做出,这是由计算机定量计算的结果,以一套统一的标准分析所有的基金,也就是说‘用一把尺子衡量基金’,保证基金评价的独立、客观和公正。”

如果你今晚对着窗外拍一张照片,你也许并不会收获作品,但如果你每晚都对着窗外拍一张照片,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得到一个作品。

这之后的6年多,基金研究评价系统坚持不懈地记录和评价中国基金市场的发展,努力成为公正、客观的基金行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经过不断地完善和补充,如今已经形成基金绩效统计、基金行业统计、基金投资组合研究、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综合评价、基金资金流量研究、基金新品导航、基金重仓股研究等核心研究产品。

“我买基金的时候不再是单纯地凭运气,我现在多通过阅读银河证券的基金研究评价方面的观点、数据和报告来指导基金投资。”一位资深基金投资者说,他会通过银河证券的系统公开发布的部分研究报告与数据来了解基金产品的情况,比如产品日净值增长率、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等等。“通过排名,让数据说话,产品好坏一目了然。这些各类排名既是英雄排名榜,也是照妖镜,让一些差的产品无处藏身。”

“我现在白天在公司处理工作,晚上和周末基本就做研究。做数据有很多人来做,但我们想要这套系统做到完美。我信奉专业主义,我要把我的东西做到专业的极致。”时至今日,胡立峰还在不断琢磨如何让评价系统更加完善。对此,刚刚加盟胡立峰团队的王阳感受颇深:“他是典型的‘5+2、白+黑’。”

胡立峰不断强调:“这个市场太大,我们在它面前都很渺小,要永远对市场敬畏。我现在做得越多,越感到自己的不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