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参与国际科技竞争靠实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本报记者 黄晓芳

国务院近日批准印发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这是我国首部系统部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说,近年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在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出了科学目标宏大、创新性突出、技术水平高的设施长远发展规划,印度、巴西和韩国等新兴国家也作出类似部署,这些规划的实施将对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规划》认为,我国设施建设总体处于由局部突破迈向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出设施建设在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规划》按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未来20年能源、生命等7个科学领域重大科技设施发展的主要方向。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7个科学领域中,能源领域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生命领域包括转化医学研究设施、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地球系统与环境领域包括海底科学观测网、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材料领域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包括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空间和天文领域包括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中国南极天文台;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大型低速风洞等。

这位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的16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促使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其中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将跃居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将为我国空间、海洋等领域的部分前沿技术方向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研究提供支持。这些设施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将催生和衍生出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为确保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和建设目标的实现,《规划》提出要健全部门协调制度,加强规划实施中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滚动推进“十二五”建设重点的项目实施,并根据形势发展每五年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同时保障资金投入,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建设、升级改造、运行和科研的协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等其他来源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