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国内地首个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股指期货三岁了。运行了3年,股指期货已然步入平稳增长通道,套保套利交易也大幅增长,后起之秀的股指期货,已成功嵌入中国资本市场。
加速市场机构化进程
3年来,机构参与股指期货的步伐持续加快。截至3月22日,共有70家证券公司、47家基金公司、7家信托公司、5家QFII,以及14家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产品,以机构投资者身份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其中,券商作为参与股指期货的绝对主力,以自营、融资融券、集合理财等多种方式全面进入股指期货交易。
与此同时,交易量也稳步攀升。来自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统计显示,截至3月28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近3年累计成交2.4亿手(按照单边计算),成交金额194.9万亿元;日均成交额逾2400亿元。
银河期货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蒋东义表示,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对冲股市的系统风险,从而增加其长期持股的动力。
统计数据亦显示,股指期货上市后,主力合约与沪深300指数的价格相关性高达99.90%,基差率维持较低,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超过2%和3%的天数分别下降了54%和66%,股市的稳定性出现了大幅改善,股指期货上市前后同期比较,股市年化波动率从37.99%降至22.07%。
在降低市场波动的同时,股指期货的推出,也给机构的投资操作模式带来新的变化。东证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刘海燕表示,机构在面对市场大幅波动时,不再“高抛低吸”,靠择时选股来盈利,更多地采取“期货替代”的投资行为,从而减少在现货市场上的频繁操作,不仅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大规模买卖对现货市场的冲击。
不可或缺的避险利器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股指期货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有效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工具。一方面,大型机构可以通过期货套保,降低被动减仓动能;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稳定持股,使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与套利,加快了产品创新步伐。
“套期保值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反向操作来规避系统性风险。”刘海燕说,通过测量现货组合和期货指数的变动关系或系统性风险程度,投资者可区分所拥有的头寸组合是否适合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既可以通过做空股指期货来对冲可能的市场下行风险,也能做多以利用期货的杠杆作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而值得关注的是,自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机构投资者的套保集中于空头套保,“这是因为近3年来机构投资者对于未来行情走势并不乐观,因此倾向于空头套保。”蒋东义表示,通过卖空期货的方式为现货资产提供套保避险,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机构空头套保也只是平滑波动的避险行为。
在股市持续调整的环境下,部分运用股指期货的机构业绩较为良好,机构套保和风险管理效果进一步显现。2011年数据显示,18家上市证券公司有16家运用股指期货套保避险,收益达42.5亿元。
“股指期货的功效远不止于此,不仅为参与定向增发的投资者提供了剥离系统风险、获取相对稳定的折价收益之可能,还能够规避ETF做市商的系统风险,为券商融资融券部提供获取稳定利息收益的机会。”蒋东义说。
除了避险功能,股指期货的上市还加速了金融创新步伐,为量化交易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平台,程序化交易、算法交易、对冲交易、量化交易、配对交易等各类交易策略和模式纷纷涌现并成功运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运用股指期货的创新性产品还比较少。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内地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已达151万亿元,债券市场余额和股票市场市值分别达到23万亿元和22万亿元。市场参与者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巨大需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之间,仍存在巨大反差。
“建议上市股指期权、利率期货、外汇期货等更多金融期货品种,推出个股期权、股指期权和利率期权、汇率期权等,进一步丰富金融风险管理工具,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权。”蒋东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