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南行动计划第二阶段打造“两带一轴多园区”
北京“南弱北强”格局深度改变
本报记者 苏 民 牛 瑾

5月18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将在永定河畔拉开大幕。专家表示,园博会的召开将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使北京丰台区园博板块成为市场的热点。得益于北京第一阶段“城南行动计划”,北京市区域发展版图上“南弱北强”的格局正在明显改变。

统计显示,过去3年间,城南地区新增重大产业项目200余项,累计落地投资1200亿元,主导、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高端制造业优势扩大,中芯国际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扩大产能;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航天煤化工基地、金风风电设备产业园相继投产;奔驰发动机、奔驰前驱车扩能、北汽李尔落户亦庄;京西重工减震器生产规模达400万只,长安汽车建成投产。同时,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是金融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国家金融信息中心、中国证券金融公司、中华联合保险公司、长城资产等122家企业签约落户丽泽金融商务区。产业业态加快转型,低端资源型产业加快退出,休闲观光农业等替代产业快速发展。

在如今开启的北京城南计划第二阶段中则进一步提出,未来3年时间内,北京将向城南地区投资约3960亿元,实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四类232项重大项目,仅今年就计划投资1000亿元。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磊表示,未来三年的“城南行动”将着眼于完善产业布局,推动构建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与永定河水岸经济带和南中轴商务文化发展轴,形成“两带一轴多园区”的产业空间格局,形成重大项目、高端项目多点支撑,主导产业均衡发展格局,将城南地区打造成为首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届时,北京“南弱北强”的格局将有望深度改变。

北京城南计划

作为老北京文化的发源地,城南有着深厚的积淀,历史文化遗迹燦若明珠。但是,由于受地域等原因的限制,城南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北部地区。为此,2009年11月,北京34个部门和原城南5区共同参与制定的北京市《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让城南地区相对滞后的发展面貌得到改善。

从2010年开始,城南地区连续3年获得高达500亿元的政府投资,加上带动的社会投资,总投资达2900亿元。

2013年,北京开启了城南计划的“升级”版本。相比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不仅产业要升级,城市功能更要完善,发展动力也由政府主导向更多依靠社会力量转变。

临空经济——连接“地面”与“高空”

初步投资超700亿元、设计年吞吐量7000万人次……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程度最高的项目,新机场在北京城南行动计划第二阶段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建设运营将给周边经济及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据北京市大兴区常务副区长邵恒介绍,目前新机场建设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前期将对机场建设范围内可能涉及的村庄的人、地、房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现已初步确定了安置房的选址和设计方案,新机场力争明年实现全面开工建设。

除了前期准备工作,新机场未来配套设施建设也备受关注。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表示,未来将有轨道交通从市区通往新机场,方案目前仍在讨论中。

据了解,新机场快线将经过市区,还将配有高速公路。目前通往新机场的轨道交通和高速路都在论证过程中,进度和开工时间将视机场建设的整体规划时间而定。新机场和旧机场之间将由高速路连接起来,解决两个机场的运行协调问题,目前这条高速路如何建也正处在规划研究阶段。

北京新机场的规划建设,是城市南部地区发展的持久动力源,也是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向承担首都对外交往高层次功能转变的历史性机遇。

围绕新机场建设,北京还将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打造新航城,培育促进北京地区特别是南城发展的新战略增长极。

文化产业——打通“商脉”与“文脉”

在北京,有一条商业街众人皆知,那就是前门,而前门商业街正位于北京城南地区。据史料记载,前门商业街起源于明代,清朝前期形成了专门的街市。到了清末,大量洋货涌入北京,京奉铁路、京汉铁路开通,在前门设立东西两个火车站,前门商业盛极一时。用现在的话说,这里就是老北京的CBD。

在北京城南行动计划第一阶段中,以前门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进展顺利。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在挖掘其商业价值上也取得不俗的成果。前门大街恢复了昔日的繁荣景象,台湾文化商务区和鲜鱼口美食街也建成开街。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表示,第二阶段的城南行动计划提出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历史文化商业区,发展为特色产业集聚区之一。其中,前门区域仍然被选作发展的重点。

按照计划,新3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历史文化商业区。坚持保护与发展有机统一,在严格保护遗产、认真传承文化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会馆、院落开放利用和历史特色胡同恢复为重点,打造城南地区文化名片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区域。

另一方面,南中轴还将完成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修缮,实施前门—永定门景观改造和道路绿化,提升传统南中轴线文脉的活力,为中轴线申遗创造条件。

产业需要转移 污染不能转移

艾 芳

《中国海关》杂志推出的“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企业200强”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内经济自主减速的背景下,民企实力强势攀升,西部企业异军突起。

从内部结构看,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外贸结构也发生诸多变化。由于产业梯度转移加速,地区结构演化特征开始逐渐显露。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再加上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内在压力,使得我国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越来越频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呈现出抱团趋势。同时,虽然东部地区仍是吸引外资的主阵地,但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也在迅速增强。

然而,需要冷静面对的是,虽然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引进企业的层次和水平不高,承接的大多是服装、印染、农副产品、矿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项目。

换句话说,在中西部的一些地方,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果是连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一块承接了,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与资源严重透支等东部地区曾经面临的老问题也在中西部地区上演。特别是在GDP至上的思维驱使下,一批以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低端生产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不少是污染严重的冶炼、化工等企业,产业梯度转移成了“污染转移”。

此外,中西部地区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如何消化吸收这些产业,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本地区特色的产业。

由此可见,产业转移的承接绝不只是几家企业搬迁的问题,背后涉及一整套系统的原则与服务体系,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坚持节能环保,坚持节约用地,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技术层面也需要早规划、早布局、早准备,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