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4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环保产业 建设生态文明
卢福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打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探索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

(一)

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期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问题,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已经对我国提出了新的挑战。打破这一瓶颈制约,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也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关键和基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化和创新,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坚持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而环保产业化能够有利于上述目标要求的实现。

环保产业化就是按产业化运作的方式来进行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当作一个产业来发展。首先,环保产业化就是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将环境保护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的环保市场,把与环境相关的产品、组织都纳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中来考虑,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其次,环保产业化就是让专业化的组织运用专业化的技术与设备来进行污染防治、废弃物利用和生态修复,变非专业化的单打独斗为专业化基础上的协作,解决环保过程中的技术与组织难点,大大提高经济效率。再次,环保产业化就是要变单一点上的治污与环保为点线面的结合,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总之,环保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锋、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依托,把环保被动治理变为主动创效,从而提高各经济主体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效益性。

(二)

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需要以环保产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结构。环保产业化开发、运作及经营过程是发展壮大环保产业运作的基础,是环保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推进环保产业化,适度依照市场导向确定环保产业增长速度、调节环保产业供求关系,适度引进市场机制、吸纳产业资源、提高环保产业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环保产业进一步关注社会需求、把握市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树立效益观念、规范竞争秩序,实现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根本转变。

环保产业是为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绿色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对环保产业的狭义理解是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一般说来,环保产业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四类:环保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环境污染物的再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环保服务提供。具体而言,环保产业已逐渐形成包括工业污染防治、环保生产、环保服务、废旧资源综合利用、自然生态保护、低公害产品生产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

据统计,全球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成为各个国家十分重视的“朝阳产业”。根据《“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三)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尽快构建系统的环保产业发展支持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环保产业活力。

一是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要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引导,驱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要着力促进环保产业的业态转型和升级,把政策的有效性、市场的持续性、企业的积极性和技术的科学性有机结合,推动环保产业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促进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健全环保产品、设备的标准体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加大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的力度,扩大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转化。

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的环保产业构架体系。要制定环境技术开发战略及技术战略路线图、技术创新方针,制定研究规划,促进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培育和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骨干环保企业,加快关键核心环保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重点发展环境咨询、环境监理、工程技术设计、认证评估等环境服务业。

三是建立人才保障体系。加快形成以用人制度、培养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重点围绕关键技术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培训等方式,广泛动员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及团体共同参与环保项目学习,加强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等的生态环保教育,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提高公众对加快生态低碳经济发展的认知度。

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建立投融资体系,积极拓宽多种形式融资渠道、建立资金运作保障体系。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