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磷酸二铵、尿素、微肥分开买,现在一袋配方肥,氮、磷、钾全有,适合土壤还能增产一成。”在河南省杞县的蒜地里,蒜农付松太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土肥部门在大蒜示范基地取土化验土样1456个,提出8个不同配方,每亩地节约成本300元以上。
“对症下药”
让施肥方式有改进
“缺什么、施什么”,“缺多少、补多少”,配方肥因其经济高效让农民们欢喜,也悄然改变着我国的种植业。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8年累计安排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71亿元。仅2012年,全国减少不合理施肥15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燃煤400万吨、减少碳排放1000万吨。
推广配方肥并非易事,涉及农业部门、肥料企业和农民三个主体。以往人们以为,只要土肥部门测完土、配好方,农户就能“对症下药”了。然而肥料品种繁多、农企对接不畅、市场供应难等都影响配方肥到田率。当前,解决配方肥“应用难”,进一步加强推广成为关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全国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组长张福锁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8年多来,成效明显。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这项技术主要应用在粮棉油等大宗作物上,配方肥的生产供应地区间发展尚不平衡。农村化肥撒施、表施、浅施等粗放施肥方式还较普遍,影响化肥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
去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农业部依托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启动实施了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工作,采取“百企连百县”的方式,进行产需对接,着手解决配方施肥中配肥和施肥薄弱环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农业部门提供肥料配方、肥料企业按方生产、肥料经销网点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方案供应、农民凭施肥建议卡施用的良好格局。
“测土配方是手段,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是目的。”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说,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找准了配方肥“应用难”的问题所在,抓住了“如何推广”的关键环节。当前配方肥的重心已由化验室转向田间地头,由试验示范转向到推广普及,由单纯的测土配方转向配方肥推广应用,在向改进施肥方式延伸。
推进大配方
让企业愿意生产
一种被称为“中成药”的农企合作模式正在各地推进。叶贞琴说,这种模式下,农业部门负责制定肥料配方和指导服务,肥料企业负责配方肥生产,经销网点负责配方肥销售。这种方式结合了农业部门公益职能和企业经营行为两方面的优势,有力推动了配方肥落到实处。
据统计,2012年全国已有831家肥料企业参与了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工作,配方肥推广面积5亿多亩。全国100个整建制推进示范县配方肥用量占基施化肥比例达60%以上。张福锁说,把专家的纸上配方变成农田里的配方肥,企业是关键力量,越来越多的大中型肥料企业已意识到这点。
配方肥需要单独调制生产,大型复混肥生产企业一个批次加工肥料多在200至300吨,如何调动企业生产配方肥的积极性?多地农业部门在取土化验、田间试验、配方研制的基础上,对各个“小配方”进行提炼,将区域和作物相近的肥料配方进行合并,形成适应较大区域的“大配方”,为肥料企业批量化生产供应配方肥提供了便利。
“企业跨区域生产配方肥,综合邻近几个县的施肥情况,制定2至3个肥力等级不同的区域配方,再根据目标产量调整氮肥基肥和追肥用量。”安徽司尔特肥业公司董事长金国清告诉记者,此法满足了大中型企业规模化生产,利于建立大区销售网络。公司配方肥产销量逐年增加,2010年不足10万吨,2011年为13.47万吨,去年达25.87万吨,今年预计超过30万吨。
配肥个性化
让农民愿意施用
小麦返青后,来河南省罗山县周党镇莲花智能配肥站配肥的农民络绎不绝。这个服务站装备了智能化配肥设备,为农民提供现配现混服务,通过“中草药代煎”的方式,引导农民选用配方肥。通过触摸屏,进入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农民可以查询测土配方信息和作物施肥方案。
在辽宁省辽中县,种粮大户于会怀带领的会怀粮食合作社经营2.7万亩耕地。1200个土壤检测数据、3个肥料配方师、1台触摸式肥料信息查询一体机、1套全自动配肥终端机……构建了“四统一”的施肥模式。统一测土、配方和供肥有效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而一体机编制方案、配肥机自动配肥、新式播种机深施又做到了“对症下药”。
对比农企合作的“大配方”模式,“中草药代煎”式的按方抓药现场混配是有益补充,可以发挥其小批量、配肥速度快、针对性强的优势。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彭世琪说,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建立一批乡村小型智能化配肥网点,培育一批面向农民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的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
“创新推广方式,打通配方肥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要重视农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农业部种植业司耕肥处处长许发辉说,要采取定区域、定作物、定模式的方式,力争今年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5%以上,配方肥施用量达到7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