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境直接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胡江云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跨境直接投资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跨境直接投资继续呈现不平衡,直接投资方式更加多样化,跨境直接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进行了调整,这对中国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全球跨境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没有阻碍跨境直接投资的步伐。当前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一是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规模、海外销售额、就业和资产规模等都在继续扩张。2010年,全球跨国公司达到103353家,其海外子公司达到886143个。其中,发达经济体共有73144个跨国公司,占全球跨国公司的70.8%,其海外子公司达到373612个,占全球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42.2%。

二是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传统绿地投资继续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非股权经营模式正在兴起。

三是全球跨境直接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跨境直接投资表现出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发展格局。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调整

当前,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继续看好中国,并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将中国继续定位在重要的销售中心,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跨国公司特别重视销售产品的中国元素需求,进行适应本地的研发,主要体现在汽车制造业、部分化工产品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方面。二是将中国继续定位在成本中心,看重中国的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因而继续将加工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市场竞争激烈,跨国公司也不得不将生产过程的成熟技术、重要技术而非核心技术转移到中国的生产加工企业。具有国际品牌的服装制造业企业、家电产品制造业企业、部分化工产品制造业等关注中国劳动力成本、劳动者技能、劳动效率的变化,以及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区域政策,也特别关注中国各个地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三是提升中国分公司的战略定位,提升在中国研发部门的地位或在中国设立重要的海外研发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继续维持或者扩大中国的生产加工能力。这些主要体现在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技术革命的前沿领域、新兴领域,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

跨境投资战略调整带来新机遇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带来新机遇。

一是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跨国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不仅进行全球采购,有效配置要素和各种资源,而且掌握了先进技术、核心技术、销售网络体系;不仅满足全球需求,而且引导需求导向、创造需求,保障其生产、供给适应市场变化;不仅是全球新兴技术的倡导者、使用者,也是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的主导者。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充分发挥了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从初级产品的加工制造到现代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中国正在逐步向前发展,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虽然吸收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但与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发展前景仍不相适应。这说明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吸收跨境直接投资,特别是其高端产业,进一步发挥跨国公司的溢出效应。

二是跨境直接投资促进自主创新。跨境直接投资有利于提升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对东道国的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发达国家对研发活动的投入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而其中的主力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并逐步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跨境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创新能力产生“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主要有:1、示范和模仿机制,这是最直接的、简单的方式。东道国企业通过模仿跨境直接投资企业,短期内迅速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技术外溢就产生了。2、竞争机制,这是最有效的方式。面临跨境投资企业可能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本地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这样就会促进创新活动的增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3、人员流动机制。跨境投资企业在东道国开展经营活动必须雇佣本地员工,并且对这些员工进行多种技能的培训,使他们的人力资本得到提升。如果这些员工离开外企到当地企业就业或是自己创办企业,他们获得的技术、管理和营销知识就会扩散到本地企业,从而产生溢出效应。

跨境投资战略调整带来新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中心的美国、欧盟等国家实施了各种应对危机的措施,再制造业化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应对策略。发达国家的再制造业化将影响部分高端产业活动对外转移进程和全球跨境投资规模,不利于中国吸引高端产业活动,不利于中国发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有可能将恶化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市场环境,也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与其他国家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首先跨国公司始终控制核心技术、采购、销售网络体系。跨国公司需要不断增强其创新能力和掌控其核心技术,完善其采购、销售网络体系,发挥其掌握的国际货币作用。跨国公司可能发挥其对东道国的“挤出效应”,继续保持其比较优势地位。这些途径主要有:一是技术壁垒的使用。部分外商投资企业为在竞争中保持垄断地位,极力维持现有技术的生产能力,提高新技术的进入成本,如过度保护知识产权,拥有更多的专利技术,不利于中国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二是技术转移的限制。跨国公司的母国以及跨国公司会对先进技术的扩散和传播实施严格的控制,他们竭力地保护自己的先进技术,严格限制先进技术流出,进入中国部分技术已经是相对落后的技术。

其次,周边新兴经济体带来激烈的竞争。当前,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步伐进一步放缓。这种背景下,以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中国周边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实行更加开放和更加优惠的引资政策、低成本优势更加突出,中国已经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跨境投资已经逐步转移到周边新兴经济体,不仅仅是增加这些周边国家的订单,而且有的跨境投资企业将其总部转移到这些国家。对于前苏联国家、东欧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但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在吸引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方面优势较为突出,也已经成为中国吸引高端产业活动的重要竞争对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