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网络宽带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正进入到第二轮信息基础设施大建设时期,信息化、信息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各级政府主导的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社会层面的信息消费不仅提升了政府工作效率,在改善民生的同时支撑经济转型升级。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徐晓兰认为,信息化的程度越高,信息消费空间才会越大,从而在扩大内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过,在我国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存在项目一哄而上、不重视社会参与、顶层设计不清、各自为政等问题。如何让社会层面的信息消费惠及全民,电子政务的实施者、城市信息化的建设者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搭建社会信息消费平台要以人为本,做好规划。有着多年信息化实践经验的广州市科信局局长谢学宁认为,发展信息化应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以市民为中心,通过无处不在的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应用,让市民切实感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对广州市的采访,可以看出广州市的信息化工作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广州市民网页是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办理业务;电子病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多功能社保(市民)卡为市民整合了多项公共服务。
其次,为推动社会信息消费,政府搭建的信息化平台一定要发挥社会的积极性,加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健认为,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更多的是起到规划、引导,真正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据介绍,上海的电子账单公共服务平台采用“政府推动、社会化运作”模式,由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推动,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承建,水、电、燃气和通信行业公用事业单位配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平台项目中,企业自筹资金比例达到60%。
再次,搭建信息化平台在调动市场积极性的同时,要创新形式,集约建设。我国很多地区的地方政府通过服务外包和服务购买的模式引导社会化力量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例如,在北京、上海,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公务车管理系统等重大信息化项目均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上海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上海300处i-shanghai免费上网。再例如,广州市推动市民卡普及,吸引社会资金,引入12家商业银行为社会保障卡提供金融服务,解决了制卡费约3亿元。广州市加快建设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电子政务云中心和城市大数据信息资源库,构建市民和企业信用体系。同时,引来三大运营商在未来5年对信息基础设施投入400亿元的良性互动,整体带动了当地的信息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