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国际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米赫耶夫:
不断拓展经贸合作新领域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廖伟径

在习近平主席访俄前夕,本报记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如何开拓中俄经贸合作新领域等问题,对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瓦西里·米赫耶夫进行了专访。

米赫耶夫认为,习近平主席选择俄罗斯作为担任新职务后的首访国家,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视,这对发展俄中政治、经贸关系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未来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中俄经贸交流,米赫耶夫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应落实好业已达成的重大项目合作协议。2010年,中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如期竣工,俄将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通过管道向中国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中国则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2010年9月,中俄在天津正式动工兴建年产1300万吨的炼油项目,以推动两国石油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中俄还签署了《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技术设计合同》,这标志着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12年,中俄签署《中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及其基本原则的备忘录》,两国投资基金全面启动。米赫耶夫认为,俄中业已签署的重大项目合作协议有效支撑了两国的贸易额,具有长期性、连续性以及可扩展性,需要双方切实履行好。

其次,加紧推进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新合作项目。米赫耶夫表示,能源领域合作一直是俄中经贸合作的重点和支点,对加强两国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来,俄中双方正在积极推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新合作项目,如俄将增加对华石油出口,加速落实天津炼油厂合资项目;俄中天然气合作协议也有望于年内签署。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俄中经贸关系无疑将更加密切,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也就有了坚实保证。

第三,完善金融合作,为两国贸易往来提供便利。目前,中俄两国均认为双方直接投资水平偏低。因此,米赫耶夫认为,不仅要从国家层面,而且要从地区层面来为扩大直接投资创造良好条件。显然,要扩大直接投资离不开双方金融合作的深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等许多商业银行均有意加强与中国的金融合作,但苦于不了解中国市场。俄中应进一步加强金融对话,密切两国银行业、证券业交流。现在俄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在按入世承诺对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后,俄中两国在金融领域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俄中金融合作不仅对未来扩大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吸引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的必经之路。

第四,放宽眼界,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米赫耶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实力的迅速增强,俄中经贸合作的领域将越来越宽,这对优化两国贸易结构将具有积极意义。未来俄中可以尝试加强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合作。俄中两国都是世界航空航天技术大国,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相近的市场需求,完全可以开展密切交流合作。

第五,为两国人员、贸易往来提供便捷服务。中俄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两国人员的密切往来。米赫耶夫建议,俄中应共同研究进一步为两国人员往来提供便利,这不仅有利于密切两国人文、经济、科技交流,同时也是双方战略互信的高度体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