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陆源排污对海洋环境影响巨大——
“海陆统筹”保护海洋环境
本报记者 鲍晓倩

3月20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对我国海洋环境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石青峰介绍,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灾害多发,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危化品泄漏等突发性事件的环境风险加剧等。

《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近岸以外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并保持稳定;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96%以上站位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但是,我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高于2007年至2011年15.0万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2.4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河口、海湾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主要超标物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近岸约1.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公报》显示,我国江河污染物入海量上升,陆源排污对海洋环境影响巨大。2012年,72条主要江河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05万吨,较上年有所增加。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等主要河口区环境状况受到明显影响。

国家海洋局监测的435个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1%,与上年基本持平。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依然较差,排污口邻近海域75%水质、30%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表示,我国海洋污染80%以上来自陆源污染,有直接排放,有流域污染影响,也有大气污染物沉降入海因素。下一步,国家海洋局将推动“海陆统筹”,与环境保护部合力监控陆源污染,目前正与环保部合作编制《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