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
范 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问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纳入”,二是“列入”,即“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从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确保了文化投入的刚性要求、文化发展的理性和文化建设的常态性;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夯实保障基础,重视文化建设的效能化管理;从经济层面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功能定位,把文化纳入到国家战略格局中。

首先,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文化建设成为全国经济社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方面表明了文化对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凸显了文化对相关产业的重要影响。作为新兴、交叉性产业门类,文化产业不再是“单兵作战”或边缘式发展,而是完全融入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系中,成为长期性、固定性、先导性规划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渗透性、关联性较为突出,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具有产业融合的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不仅文化产业自身存在着各门类互相融合发展的趋势,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外延逐步扩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建设将进一步成为区域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着眼点。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实现农民变成市民的身份转换,实现田地变成城市街道的环境改变,集约、智能、生态、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推动城市智能化、文化产业化、信息化的多维度创新。而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环境下,新型城镇化也找到了新的发展动力、模式,县域经济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要充分重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一方面,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扩散效应;另一方面,发展以人为第一资源、以智慧城市为服务对象、以文化建设为重要诉求点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与突破要点,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螺旋交替上升之路。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产业融合态势明显。如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与核心要素所在,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传播渠道,两者的融合是产业实现结构升级、提升竞争力、走向互促共赢的必然选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现代产业发展中的联动、互动、融合,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旅游娱乐、景区文化传播、文化纪念品等,通过文化产业的带动,旅游产业链得以拓展与丰富,文化产品得以走向市场,从而实现以文化提升旅游价值、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共赢。

其次,把文化改革发展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管理职能,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文化改革发展的进程。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效能建设受到各地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纳入各级政府效能考核体系,预示着今后我国文化建设将得到更多制度保障,政府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将加大,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也会加强;另一方面,把文化改革发展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是将以往抽象的文化软指标变为具象可量化的硬性指标。这里所说的硬性指标,既指文化经济层面,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文化产业规模、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等,同时强调文化民生的建设,使广大群众切实享有文化成果,实现文化价值。文化绩效考核体系是一项新的考核机制,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度设计,以达到文化建设量与质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文化绩效考核体系是关键,既要兼顾基本指标和地方性指标,也要注重可操作性。

事实上,以经济指标为政绩考核标准是不全面的,更不能成为政府的指挥棒。全国各地在产业测算中,着重强调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及增速问题。然而,如果将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提到不恰当的位置,作为评判文化产业发展好坏、快慢的标准,这就背离了文化产业的特点和规律。

从公共文化服务角度考虑,目前许多城市的文化建设规划往往侧重于文化场馆设施的兴建,而较忽略对文化设施建成以后的运行管理和社会功能进行规定与设计。应当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日常管理运作机制、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从产业发展角度考虑,如何界定现有文化产业,并对各类融合型的新兴业态作出前瞻性预测,厘清其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涉及到GDP比重、区域支柱性行业界定等问题,也关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判定和未来走向。因此,对文化产业行业标准规范的需求格外迫切,这对于判定、规范行业秩序,实现绩效管理尤为重要。

纵观这10年,我国文化建设成就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取得巨大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部署。党的十六大厘清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我国文化领域由此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改革与发展进入快速推进的时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成为这一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显著特征。此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这也将开辟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征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文化建设由原来的理论探讨发展到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进而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凸显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预示着文化建设一个崭新时期的到来。(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