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来帮助新型农民长大
本报记者 瞿长福

目前,湖北公安县当地务农人员中80%以上年龄在50岁至65岁之间,这些“老农”中又有80%出于各种原因勉强照看着自家“口粮田”。“谁来种地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公安县农业局局长王良虎说。

怎样求解这道课题?湖北荆州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陈险峰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大方向,但具体如何推动,并不简单,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

要提高务农对“新农民”的吸引力,重要的在于增加效益

从现实来看,务农效益提高首先在于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公安县甘家厂乡种粮大户严定军说,去年种一亩水稻纯收入600元左右,如果规模上不去,种地不划算。

在湖北宜都市,为了推动适度规模化经营,市里作了专门部署,每流转1亩土地,政府财政补给村委会20元工作经费,鼓励各村分门别类开展土地流转。公安县有的村委会也成立了土地流转小组,协商推动大户流转土地。不过,湖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耿显连说,村委会协商不是包办,只是协调、引导、监督,至于是否流转、什么价格流转由农户之间自主解决。

提高效益还需要从更广层面上让农产品增值增效。“现在各种补贴也不少,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农产品值钱、有效益。”公安县甘家厂乡农机专业户祝进新说,他买了两台收割机,一台补2万多元,效果很好,“如果农产品收购也有补贴、保本价的话,种地就不用担心了”。

种地能赚钱了,自然就增加了职业吸引和职业荣誉。调查中发现,30岁至40岁之间的农村青年回村务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务农效益高了,同时对未来收益有较好预期,所以大家愿意做新型职业农民。公安县养殖大户刘景国去年收入几十万元,他告诉记者,过去打工是为了生活,现在务农不只是为生活,而是为了生活质量、为了个人发展。“种地务农有了效益,走出去和别人相比只是职业的差别,没有身份和待遇的差别,做个职业农民多好。”

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他们的成长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扶持

目前一个现实问题是,新的务农人员中“文盲”少了,“农盲”多了。公安县毛家港镇大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彪是位“80后”。他说,他的生猪专业知识除了拜师自学,主要来自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的“阳光培训”。

“阳光培训”是由农业部牵头、以农广校等为主实施的针对农民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训。去年,农业部在全国确定了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取得了明显效果。不过,目前由财政支持的“阳光培训”项目,每年只能培训300万人左右,覆盖面不到5%,难以满足多层次需求。

宜都市红花套柑橘专业合作社大户赵兴武说,培训不仅使“老农”们学会了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让“新农民”一开始就习惯了新技术和新要求,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新型职业农民有稳定的务农意愿、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组组长、科教司副巡视员郭立彬说,目前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短板还是技术、资金、务农效益和教育培训,这些方面需要逐步突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