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魏劲松、通讯员刘志成报道:由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编制的《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日前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河南、湖北3省36个县(市)被纳入扶贫攻坚范围。
数据显示,目前大别山区农民贫困发生率22.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32个百分点,每年因灾、因病等返贫人口约5.6万人。按照《规划》,到2015年,大别山区域内贫困人口数量减半;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总量同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规划》将按“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把大别山片区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此外,《规划》还提出,将重点建设一批商贸流通、加工制造、旅游度假等特色小城镇,并提出建设“两纵四横”的交通运输主通道等。
2011年2月,湖北省率先规划成立大别山试验区。同年,湖北省政协调研起草了有关大别山区振兴发展的提案草案,得到了河南、安徽两省的积极响应。去年两会期间,3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此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最终将该提案列为2012年95件重要提案之一和5件重点调研提案之一。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大别山区迎来了巨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介绍说,2012年12月,大别山区鄂豫皖3省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3省政协协作机制正式建立,系统联动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在湖北大别山区企地双方共对接项目226个,协议总资金1848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141个,总投资868亿元。
“大别山区扶贫攻坚,应从‘交通一体化’建设破题,形成‘内联外畅’的高速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交通运输体系。”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徐少明参与了大别山区振兴发展的提案草案的调研和起草,他说,产业发展是大别山扶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撑,在产业选择上,一是支持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大企业落户;二是培育发展茶叶、桑蚕、蔬菜、毛竹等优势特色产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要以财政补助或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扶持;三是发展绿色、红色、古色多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