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院长郭新志——
长年奔走为履职
本报记者 李 哲

郭新志是山西代表团里一张熟面孔。11年来,她连任3届人大代表,更难得的是,过去10年她提出的7个议案有6项立法。这背后是扎实的调研,更是长年酝酿议案的认真和执著。

“上世纪80年代,我刚到医院参加工作,见到许多出生缺陷的婴儿,他们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我陷入思考。”现为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院长的郭新志回忆道,从那时起,她开始对新生儿缺陷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有一年,我到一个偏远山村调研,发现当地一对中年夫妇养育着8个残疾孩子,这个家庭家徒四壁,而更贫困的是每位家庭成员的内心世界。”郭新志说,如果优生优育能做好,这样的痛苦会减少很多。郭新志介绍说,我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残疾人是先天性的,但如果把好几道关,先天缺陷的孩子能减少一大半:首先,通过婚检提高夫妻最优组合率;其次,通过孕检找到母亲自身原因,对症治疗消除致缺陷因素;第三,对孕期胎儿进行全程跟踪检查;最后,采用421模式,保证隐患在孩子7岁之前消除。

1992年,郭新志发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首先要从婚前检查和产科医生抓起》文章,得到了卫生部的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我国新生儿缺陷率开始下降。今年两会,郭新志又一次提出“关于制订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法,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建议,她说,明年她将把这一内容整理成为议案提出。

不分昼夜地下乡调研、问卷采集、整理建议,正是这种忘我的敬业精神,让她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分量十足的议案。“肩负着代表的使命,我没有理由松懈,必须对得起‘人民代表’这4个字。”郭新志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