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CPI同比上涨3.2%,创10个月来新高。专家认为——
近期物价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本报记者 顾 阳

受“春节效应”影响,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重返“3”时代,创出自去年5月份以来的新高。

专家表示,2月CPI反弹属意料之中,随着季节性影响的消退,3月份CPI涨幅将回落,近期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全年通胀水平呈温和可控上涨态势。

数据显示,2月份CPI无论是同比涨幅还是环比涨幅,较1月份都有所扩大。专家表示,受春节因素影响,食品价格的上涨是推高2月CPI反弹的主要原因。此外,春节错月、去年基数较低,也直接导致了2月CPI涨幅的增大。

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的波动,是对CPI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由于今年春节在2月份,鲜果、鲜菜、水产品和肉禽等食品消费量较平常均有所增加,加上冬季冰冻、雾霾天气对蔬菜生产和运输的影响,食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据统计,2月份,鲜果、鲜菜、水产品、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1.0%、6.9%、5.9%和2.4%,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78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70.9%。

“也就是说,上述4大类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环比总涨幅的影响超过七成,其他绝大部分商品价格虽也有升有降,但对CPI的影响不足三成。”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释说。

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也是今年2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一个原因。春节前后物价的波动带有明显季节性,通常情况下,鲜活农产品价格在节日之后会迅速下降。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表示,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出现这种价格上涨,这只是一种短暂的、季节性的波动,不会形成通货膨胀反弹的趋势。

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2月中旬以来,全国蔬菜价格已呈明显下降趋势。截至3月8日,21种监测蔬菜全国日平均价格下降2.7%,近六成蔬菜价格同比下降,其中叶类菜价格整体降幅在10%以上。

“2月份3.2%的CPI同比涨幅,可能会是近期的高点。我们分析认为,近期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余秋梅说。

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变动也验证了这一判断。作为经济先行指标,2月份PPI虽环比微涨0.2%,但同比仍保持1.6%的跌幅。这表明我国当前总需求回升比较温和,制造业基本面尚未取得根本性好转,短期内上涨压力从PPI传导至CPI的可能性较小。

短期无虞并不代表长远无忧。未来,影响物价上涨的可能性因素依然很多,特别是全球性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仍在持续,包括劳动力、原材料、水、电、燃气等要素成本呈上升趋势等,均对今后CPI的上涨形成压力。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年CPI增速3.5%左右的调控目标,与去年CPI增速4%相比,今年目标略有收紧,对于我们“稳增长”和“防通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只要各地继续保障重要商品供给,降低物流成本和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可以实现的。”余秋梅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